
7月29日,随着天色逐渐暗淡下来,位于秋实学府小区篮球场、羽毛球场的电灯也一一亮起,照亮了整个球场,居住在小区内的篮球和羽毛球爱好者们动起来了,感受着运动带来的乐趣。
“篮球场电灯修好了,晚上不用摸黑打球了。”60岁居民敖禄昌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只要不下雨,一有空,他就会和小区的篮球爱好者约上一场球。
在秋实学府西门外不远的一处空地上,伴随着妙曼动感的音乐,10余位小区居民正翩翩起舞。“小区业委会不仅新安了电灯,还增设了座椅,跳累了就坐下来歇一歇,感觉生活越来越舒坦了。”谈起现在小区的变化,小区居民张定珍由衷地感慨道。
而就在一年前,秋实学府却是另一番景象。那时,篮球场、羽毛球场16盏高杆灯中,有12盏因损坏无法正常使用,小区内部分地段灯泡损坏也未及时得到更换,给小区居民夜间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如今的改变,得益于我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的推进。去年,秋实学府成立了小区党支部,206名返回小区报到的党员积极在小区“生活圈”中亮身份、履职责、践承诺、做表率,为小区服务。
今年五月,小区业委会成立,同时,“党建引领、小区治理”阵地——邻里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小区党员们除通过入户走访、居民反映等方式了解居民所需,在每天网格员和居民小组长分组轮流接待群众的基础上,该小区党支部还在全区率先创新开展了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接待日,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听百姓之声解民生之困,小区的面貌在一天天改变。
“配齐照明设备,让小区居民夜间健身有了去处,这既是顺应全民健身的需求,也是小区居民共同的心愿。”秋实学府小区党支部书记吴永亮告诉记者,业委会成立后,他们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对小区内楼道、公共场所、人行道的照明设施进行了维修、更换和新建,这一盏盏灯不仅照亮了小区,也温暖了居民的心。
从完善小区安保设施、开设“四点半课堂”服务,到小区“亮灯”工程,再到即将实施的故障电梯维修,秋实学府小区党支部所做的一件件平凡小事,既拉近了党员与群众的距离,也让越来越多的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真正走进居民心里,赢得群众好口碑。(记者 王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