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跳坝坝舞没有老师教,想排节目没有人指导 ……在乡村社区,这些是常见问题。日前,我区建成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较好地解决了这些困扰基层群众的问题,把文化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记者从区文化馆获悉,为了让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延伸至乡村院落,让每个人都能共享公共文化发展成果,我区着力打造了以区级文化馆为总馆、镇街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支馆的三级公共文化体系,形成“资源共享、人员联动、服务到位”的配送服务模式。
据介绍,村(社区)一级的公共文化资源比较匮乏,为此,我区在每个镇街落实一个试点村建立支馆,目前全区15个镇街下辖的支馆已正式挂牌成立。村里成立支馆后,只要有文化服务方面的需求,无论是上培训课、编排节目、活动指导,都可以在重庆群众文化云线上平台进行“点单”,达到20人以上的订单,区文化馆会第一时间派送专业老师到现场指导服务。
就在各个支馆挂牌后不久,区文化馆就接到了来凤街道新七村的订单,新七村的村民一直想要学习跳舞,却苦于没有老师教。当得知自己的村设立了文化馆支馆,还可以预约教学服务后,就第一时间下了单。区文化馆安排专业舞蹈老师王思涵到来凤街道新七村支馆教大家学习舞蹈“肉莲花”。王思涵说:“肉莲花是我们的地方特色舞蹈,练习后能强身健体,在教他们跳舞的同时,还能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也算一举两得。”
58岁的村民敖世福说:“没想到真的还有老师专门跑到村里来教我们跳舞,以后孩子想学画画,大家想学唱歌,都可以给他们下单了。这个文化服务真是好!”(记者 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