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回 家
2019-02-28
来源:

刘  华

最近一两个月,不断面对“离开”和“分别”,心中一直充盈着“不忍”与“不舍”的伤感。因为工作需要,去年12月20日离开了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教科文卫专委会副主任岗位;今年1月17日离开了与我青葱年华相伴的侨联事业,那为侨服务的18年时光,是我一生中永远难忘的如歌岁月。

1月21日,我接到区委组织部文件——调区政协机关工作。恍然间,一种“回家”的感觉袭上心头……

时光被思绪拽回到20年前。1998年,我被推荐为第六届县政协“侨台界别”委员。那时的我已跨出县粮油工业公司自己经营粮油副食批发店。我正好利用这样一个平台接触基层群众,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履职。曾撰写《从搬家看璧城变迁》被收录到县政协文史资料第十五辑,撰写的大会发言材料《关于我县农产品品牌问题的思考》被编印入册交流,提交的重点提案被主席督办,参加了3次县政协委员座谈交流发言活动。2002年,我参加公务员考试,幸运地考入侨联工作,当时是六届政协委员履职的最后一年,我一如既往地尽职尽责,还获得第六届“优秀政协委员”称号。2003年3月后,我虽然不再是县政协委员,但受邀担任县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员,且获得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第二名。

正因为这些曾经的付出,努力的收获,组织上给予的荣誉,让我对县政协产生了特别的情感。在县政协参与的每一次工作,在县政协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让我感到亲切而温暖,给我一种“家”的感觉。

因为工作需要,我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家”,甚感欣喜。我不太相信唯心的理论,但我能确信的是唯有认准方向,勤奋努力,方能在岁月的流逝中,触摸真实,无论人生如何兜兜转转,付出才有回报。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回到区政协这个“家”,面对新的单位新的环境新的岗位,面对比以前工作的区侨联更加广阔的区政协“舞台”,我有点不知所措。但我知道,在“新家”,唯有不忘初心,全力以赴地学习和工作,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政协人,才能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群众,无愧于自己。  

回家,须加强学习提升工作手艺。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虚心决定格局。今天的工作岗位,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唯有不懈学习应对之。我将以“天天归零”的心态,不断给自己“充电”,虚心向书本学习,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用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视角触角和新的工作手段武装自己,让自己“天天向上”。

回家,须延续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欲建事业先成人,欲创辉煌勤为本”。我将把跨入政协机关的这一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以新的姿态、新的境界,尽快进入新的角色。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工作中“到位不越位”,与班子成员协调配合,积极为主要领导建言献策。注重工作细节,做好每件小事,恪尽职守,勤奋工作,以扎实的作风,勤恳的态度,实在的措施,争创丰满的业绩。

回家,须牢记宗旨意识葆廉洁自律。我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联系的工作放到全区工作大局中去思考,摆正姿态,顾全大局,不说空话,不唱高调,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自觉服从领导,接受群众监督,严于律己,清正廉明。自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重、自省、自律,凡事规矩“不逾矩”。

窗外,春寒料峭;家中,暖意融融。我爱我家,我会努力成为合格的区政协大家庭成员。


【打印正文】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主办:政协重庆市璧山区委员会 技术支持: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建议使用1360X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