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商”以成事助发展 “议”出群众幸福感——璧山区政协推进“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协商平台建设纪略
2022-08-04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2021年4月,璧山区政协作为全市试点单位之一,率先探索“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在市政协“规定动作”基础之上,结合璧山实际,将这一品牌升级为“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协商平台。

环境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消除、增设小区休闲健身设施……围绕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政协搭台,各方参与,一件件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逐步得到解决。政协工作触角得到了延伸,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协商民主新格局,政协“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协商平台已然成为党委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委员履职的“新平台”。

加强制度建设

确保协商活动有章可循

“要积极探索政协协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拓展政协协商参与面。”“要让群众通过‘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协商平台实现‘有话有处说’‘有话好好说’。”......2021年5月25日,在区政协十届六十五次主席会上,主席会议成员围绕《关于“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协商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审议稿)》展开热烈讨论。次日,《实施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协商平台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按照《实施意见》,区政协形成了党组书记、主席总负责,分管副主席牵头抓,秘书长统筹协调,各委室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规范协商工作,2022年区政协又先后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协商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示范点建设工作方案》等一套制度,从“怎么建”“谁来协商”“协商什么”“怎么协商”“成果转化”等全链条进一步明确工作标准和程序机制,确保“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协商活动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此外,在市政协“4+X”协商活动规则的基础上,区政协拓展协商广度和深度,构建“14+X”协商体系,“14”即:7个专委会每半年至少精心组织一次集中协商,全年至少14次。“X”即政协委员每半年至少到联系的村(社区)会客群众一次,并因时因势开展一些灵活、多样的小微协商活动。

拓展协商阵地

让群众有话有处说

走进丁家街道莲花坝村党群服务中心,前不久才完成打造的“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议事厅协商厅令人眼前一亮。

这间议事厅协商厅面积虽不大,协商氛围却十分浓厚。墙上“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10个大字及品牌logo主题突出,协商组织模式、协商工作目标、协商工作流程、协商工作原则等制度清晰展示,一目了然。

在全区191个村(社区)建立“委员会客室”的基础上,区政协在15个镇街分别重点打造了一间方便群众、相对固定、政协标识鲜明的“协商议事厅”,作为“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协商阵地示范点。

搭建好了协商议事的阵地,谁来协商?区政协注重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安排260名政协委员“点对点”下沉到全区191个村(社区),根据本辖区热点、难点、堵点事项不定期开展“微协商”,每半年至少精心组织一次集中协商。集中协商由各专委会牵头,会同所在镇街委员小组,组织政协委员、相关部门、镇街负责人、利益相关方、村(社区)干部、群众代表等共同参与。同时,将“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与委员履职与“五个一”履职实践活动(即提交一件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信息、联系一个村(社区)或企业、办理一件好事实事、开展一项自主调研)相结合,传递党的声音、听取群众意见、协商解决问题,打通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依托协商议事厅这一载体,政协委员广纳群言、广集群智、广谋良策,使群众多做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据区政协委员联络办负责人介绍,截至截止目前(2022年1月至6月),政协委员到各村(社区)会客260群众383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31534条。

精选协商议题

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我们湾塘村是全区乡村振兴重点村之一,辖区的正会路路况差,错车很困难,村里想引进项目发展产业,但是也因为路不好没人来,听说修路的事早就立项了,什么时候能动工啊?”6月10日,“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集中协商活动走进正兴镇,活动开始,湾塘村村民代表就首先将问题摆上桌面。

“早些年因为湾塘村所在区域是鹭类保护区,所以一直不允许征地拓宽路面,现在区里正在向国务院申请撤销保护区,等申请获批公示之后,这条路就能修了,到时交通局将全力配合业主单位,并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一方面将政策讲清楚,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积极支持的态度。

当天,政协专委会成员、区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镇政府代表、群众代表围坐一起,围绕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推进耕地非粮化、危房整治专项补助、水库电房设备更新等10个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面对面提建议、议对策,用“商量”的方式,协商解决问题。

这样的集中协商,每个专委会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各专委会牵头,聚焦基层党建、小区自治、乡风文明、水价治理等一系列党政关注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精选协商议题,召集镇街、相关部门、政协委员、利益相关方、群众代表等多方共同协商,达到汇集众智、凝聚共识的效果,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协商平台试点启动以来,共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05场,参与人数2177人次。

坚持求实重效

把商量好的事办好

协商议事要“议得好”更要“办得好”,如何确保协商议定的事项落到实处?区政协也有实招。

坚持深入调研提效能。区政协将调查研究作为协商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本着“未调研不协商”的原则,确保情况摸得清、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实。

坚持成果转化促落实。区政协各专委会对协商会议形成会议纪要,经协商形成的协商意见,相关部门及时向区政协书面反馈办理落实情况,对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协商成果以报告、纪要或其他形式向党委政府报送。

坚持跟踪监督聚共识。专委会或镇街委员小组通过视察调研、撰写提案及社情民意、民主评议等形式对协商意见办理落实情况进行民主监督、长效跟踪,推动协商成果的采纳、落实和反馈。

务实的举措带来实在的效果。大路街道阳河村因土地流转业主经营不善,拖欠农户租金引发信访矛盾,多年来得不到很好解决,经委员深入调查和多方协调,通过“三变”改革将涉及土地集中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整治提升后经营,目前土地基础建设进展顺利,矛盾也得到彻底解决。

正兴镇太和居三岔路口处高压线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经过实地察看、现场协商,璧山供电公司投入80余万元将所涉高压线“搬家”。

璧城街道塘湾社区群众反映原皮鞋厂和餐馆搬迁后遗留下40余根烟囱,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威胁居民居住安全,经过协商,区城管局无偿提供吊车,并组织人员将其拆除。

......

一个个协商成果落地见效,让群众一次次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幸福感和获得感。“渝事好商量·璧有您参与”协商平台试点以来,区政协累计助推解决民生问题202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通过疏通一个个民生堵点、痛点,人民政协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机制也得到不断深化。

【打印正文】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主办:政协重庆市璧山区委员会 技术支持: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建议使用1360X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