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布局新型产业用地 助推产城融合
区政协委员 杨雪
背景:2021年,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心城区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为加快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以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提供指导。该文件从用地类型、规划管理、准入管理、供应管理、履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明确主城新区可参照执行。
原因:目前,璧山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范围30余平方公里,无新型产业用地(M0)布局,不能满足新型产业发展和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需求。同时,新型产业用地(M0)开发强度与商业用地相当,土地最低出让价格可按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的70%确定,如不对其产业内涵进行清晰的界定,用地推出后势必会造成市场的盲目趋从。
建议:尽快出台我区新型产业用地认定标准,研究制定我区新型产业目录,并进一步强化企业准入管理,将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单位用地税收、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比、研发人员与从业人员比、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等重要指标都明确写入出让文件。同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加快对新型产业用地布局范围进行划定,并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及时调整,按程序报区人民政府审批,为新型产业项目落地提供空间要素保障。此外,通过加强新型产业项目履约管理,进一步缩小新型产业用地(M0)项目套利空间,使新型产业用地(M0)的管理和开发更加精细化、专业化。(记者 冉杰)
加快璧山区科技馆建设 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区政协委员 黄兴胜
背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党的十八大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我国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小范围、低水平的科普活动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立大“科普”概念成为当前迫切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
原因:目前,全市下辖区县大多建有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科技馆,与同级区县相比,璧山缺乏独立科技馆。位于璧山中学内的校园科技馆由于环境、位置等条件限制,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无法适应全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步伐。特别是璧山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要片区,亟须拥有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最新科研成果展览平台、最新科技信息学习平台和促进产学研结合交流平台。
建议:各相关部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为璧山区科技馆建设提供经费保障,鼓励支持引进社会资本、以馆养馆等多种形式增强输血、造血功能,并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对科技馆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同时探索建立更大范围的展品资源共享机制,充分结合新兴科技、新兴产业的特征,展示诸如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含金量高的现代科技成果,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科普服务。(记者 尹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