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延伸履职触角收集社情民意
璧山区政协委员会客室架起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
2020-05-13
来源:

“乡村公路建设不能忽视村组‘断头路’,农村养殖业发展与生态治理之间的矛盾急需解决”。5月8日,在正兴镇河堰村政协委员会客室,村支书林平向区政协副主席刘华及一行委员反映了两个棘手的问题,希望能通过区政协的鼓与呼,帮助基层化解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仅是璧山区政协委员会客室接待群众收集社情民意的一个片段,委员会客室架起了联系和服务基层群众的桥梁。

去年,区政协着眼于履职触角的延伸,创造性地在全区189个村和社区组织中建立委员会客室,采取定点定委员的方式,将233名委员分配到了相关村和社区的会客室中,要求相关委员每季度至少到会客室开展一次以上接待基层群众收集社情民意的活动,帮助基层化解生产生活中的矛盾。疫情防控工作缓解后,区政协副主席刘华率先带领社法委的19名委员深入联系的正兴镇14个村和社区会客室,开展了接待基层群众的活动。

“我们河堰村的土地流转搞得较好,规模性的种养业较多,但连接村组之间的道路仍是泥结石路,雨天进出不顺畅,希望区里能将村组‘断头路’纳入农村‘四好’公路建设范围,以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此外,简单地对有一定污染的养殖业进行关停,已影响农村养殖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养殖业发展与生态治理之间的矛盾急需解决”。在河堰村会客室,刘华认真记下了村支书林平反映的问题。

“应关注自然保护区发展受阻的问题”,在湾塘村会客室,村主任黄学政向张中华委员反映,他们这个村因2005年有白鹭聚集,使得湾塘及周边的石龙、卫寺等村,都被划为“鹭类自然保护区”,以致这些村不能顺利流转土地发展都市农业,乡村公路不能硬化,高速公路为此改道,企业经济不能发展,农民收入减少。黄学政希望成立鹭类自然保护管委会,对核心区域的住户实行生态搬迁,对保护区内的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并规划生态养殖项目,顺势打造一个休闲观光旅游景点,以此解决自然保护区发展受阻和农民收入减少的问题。

据悉,区政协在正兴镇委员会客室中,共收集到13条涉及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社情民意,区政协已将这些社情民意整理成专题报告,向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了反映,区政协创新履职的委员会客室,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张兴亮) 


【打印正文】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主办:政协重庆市璧山区委员会 技术支持: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建议使用1360X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