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用创新热情成就更大事业 ——记区政协委员刘宝玉
2022-03-24
来源: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通过创新,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力”,这是璧山区政协委员、区工商联副主席刘宝玉常说的一句话。

来了就是“璧山人”

1998年,刘宝玉告别家乡从河北来到重庆,进入一家经营生产家用电器的外资企业工作。2007年,刘宝玉和朋友一起创办公司,生产经营电缆产品。最初几年,企业发展得还不错,但随着科技进步,传统电缆生产领域原本有限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

如何带领企业转型发展,是摆在刘宝玉面前一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刘宝玉开始谋划向智能电力设备、光纤传感智能监测系统转型。他辗转多地,最终决定将新公司和新工厂建在璧山。“来了就是璧山人,这句话,我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刘宝玉说,2014年,重庆万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泰科技)在璧山成立,开始了企业的创新之路。

“在璧山的这几年,是企业发展最快的年头,公司从一个传统电缆生产企业成功转型为一家光电传感器和智能电缆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刘宝玉表示。

自主创新“领军人”

“成立企业自主研发机构的想法,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刘宝玉表示,通过研发机构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将科技成果更快地转换为生产效益,企业才能更好地壮大发展。

令刘宝玉欣喜的是,在区工商联“企业之家”的牵线搭桥下,自己的想法很快变成了现实——由清华大学和重庆大学以科研成果出资、万泰科技以现金出资,共同成立了重庆黄葛树智能传感器研究院。

“截至目前,我们已取得20余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开发出DTS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等多套产品。万泰科技在2020年被评为重庆市高端新型研发机构,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从事传感器封装的科技企业是中国际合作供应商。”刘宝玉高兴地说,企业的自主研发成果有力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让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利润空间。比如,芯片封装智能生产线通过在固晶机里植入自主研发的监测系统,产能由过去的7000颗/小时提升到8200颗/小时,综合效率提升17%;新产品上市后,公司利润提高了30%。

党建引领促发展

“万泰公司一路走来,党建工作始终没有松懈,公司党员从2014年的4名发展到现在的20多名。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极大地影响着公司员工奋力拼搏、力争上游,不断将万泰事业推向前进!”刘宝玉说。

万泰科技的党建长廊,有一处引人注目的“扶贫超市”。这里专卖市级贫困村三合镇二郎村的土特产,每一位经过的人都会被深深吸引。

2018年11月,作为我区“双强六好”优秀党组织,万泰科技党支部与二郎村签订了帮扶共建协议实施“村企联建”。二郎村有很好的自然优势和产业基础,这里盛产茶叶、柑橘、花椒等,但由于地处偏远,销路成为最大的难题。2019年3月。在刘宝玉的提议下。公司设立了“扶贫超市”,用市场价从村里收购土特产,再以低于市场价50%的价格销售,中间差价用党建专项基金进行补贴。

“下一步,公司将以智能电网设备、生物传感器和物联网为核心产业,致力于网络分析系统、智能电网核心产品、生物传感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系统集成为一体的综合系统服务供应商。”谈到未来,刘宝玉说,企业还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尊重人才、尊重创新,聚集研究院、研发中心、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用一腔创新热情成就更大事业,为科技璧山、创新璧山的建设,为企业、行业的不断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印正文】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主办:政协重庆市璧山区委员会 技术支持: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建议使用1360X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