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世界反法西斯战士谢唯进在海外的革命活动
2021-08-23
来源:

谢唯进(1899——1978),男,名芝祥,字用常,曾化名林济时。1899 年 6 月18 日生于璧山县普兴乡笙嘉湾(现重庆市璧山区广普镇大石塔村 5 组)。1919 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6 年 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历任旅欧中国青年团书记,中共旅欧支部宣传委员、支部书记,中共旅外党委书记等职务。1936 年 10 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西欧党组织号召下,前往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并担任西班牙反法西斯国际纵队炮兵纵队政委、党委书记。1940 年与前苏联籍妻子卡佩娜·谢·安娜一起回国,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从事革命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空军工程部政治委员、副部长。1955 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1978 年 10 月 13 日在北京病逝。

1919 年 10 月,谢唯进用“谢用常”这个名字,和 100 多名同学一起乘坐“宝勒笳”号船,从上海前往法国勤工俭学。他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去就是 20 年!在这 20 年里,他脱胎换骨,从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蝶变成一位拥抱世界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1920 年春,谢唯进从法国转赴英国伦敦军事训练班学习,在校期间常在校外找些有关俄国十月革命及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的册子进行阅读,也常阅读报导英国工人运动的报纸,时常去附近煤矿区与矿工往来,为此,被同学笑称为“布尔什维克”。

一战战败的德国,新起的德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继续发展着,斗争甚为激烈,深受那里的革命潮流的吸引,谢唯进于 1923 年春,由英国前往德国,途径法国时与周恩来相识,(周恩来很赏识谢唯进,送给他一部莱卡相机,谢唯进就用这部相机作为手中的武器,拍摄了大量革命生活、革命斗争、西班牙战争等等珍贵照片留下来),与朱德、孙炳文等人在哥廷根大学学习,并一起参加中国左翼学生的读书会。在德国,共产主义的书籍非常容易得手,谢唯进阅读了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共产主义机关报——《共产国际》,以及苏联的《共产主义ABC》,后来转学入柏林大学政治经济学系。

1925 年是谢唯进双喜临门的一年。在思想和信念上有了归属,在孙炳文、董桂阳的介绍下,谢唯进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而且成为“国际赤色救援会”中的一员。在这一年和第一任妻子程其英喜得一子,取名为罕生。

1925 年国内五卅惨案发生,谢唯进等在德国印发外文传单,邮寄给工会、民主党、社会党、共产党及其他群众组织,宣传中国的反帝斗争情况,发动国外群众支持国内革命斗争,并号召给予支持和援助。

1926 年 1 月,谢唯进转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1926 年初,遵照党的决定,谢唯进参加了国民党海外组织的旅德支部,并担任领导,负责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分部工作。

1926 年春,谢唯进在德国柏林体育宫由德共召开的援助中国大革命并反对帝国主义干涉中国的群众大会上,代表中共致词,讲中国大革命的性质与形势,并将省港罢工委员会及农民协会会旗献给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活动家、德共中央主席台尔曼同志。

1927 年 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谢唯进和共产党分部一起退出国民党,因此谢唯进和其他同志的名字都被国民党列在“共产党罪犯”的黑名单上,并在中国报纸上公布,使他们在海外的工作更加危险。

1928 年至 1936 年,谢唯进担任共产国际主办的“国际通讯社”关于中国革命运动的报导及专论的撰稿人,通讯社所出版的《国际通讯》分别用俄、英、法、德、西班牙等国文字印刷发行,刊载有关各国革命运动的报导及各国共产党指派专人的撰稿,以供各国党报转载,谢唯进的工作就是搜集国内革命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革命斗争的材料,以及反映反革命阵营的材料,写成报导或专论,在《国际通讯》上发表。例如 1931 年 2 月 5 日《蒋介石的剿匪和红军的反扑》、1934 年 3 月 23 日的《满洲的民族革命解放斗争》、1936 年 6 月 20 日的《日本强盗进军中国南方》、1936 年 7 月 25 日的《中国红军和反日联合阵线的奋斗》等。

1929 至 1933 年 2 月,他兼任“中国工农通讯社”在欧洲方面用外文出版之《中国工农通讯》的主编和发行人。这个通讯是发给各国共产党、工会、群众团体和它们的报刊的,供给它们关于中国革命和反革命阵营的消息。1932 至 1933 年 2 月,他兼任共产国际东方部主办的“中国通讯社”社长。《中国通讯》供应的对象比较广泛,主要是向民主党派以至资产阶级的报刊供稿,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

1933 年初,希特勒当选为德国总理,3 月德国大选,纳粹获胜,一场政治的血雨腥风开始了。德共中央主席台尔曼和许多党员相继被捕,谢唯进也受到德国警察的密切注意,并被长期跟踪监视,在中国驻柏林使馆的配合下,加强了对他的跟踪追捕。在德共中央委员会的同意下,谢唯进 1933 年 8 月逃亡到瑞士。在国际赤色救援会的帮助下,1934 年夏才在日内瓦合法地安顿下来,被划入德共在日内瓦的一个移民小组。从 1934 年到 1935 年领导这个小组,同时也参加在日内瓦的瑞士共产党的工作。1936 年开始在欧洲(巴黎)建立了中国抗日人民阵线,谢唯进是执行委员会成员。

1936 年初,西班牙左翼联盟取得政权。其右翼以何塞·圣胡尔霍和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首的叛乱军队,在德国希特勒和意大利墨索里尼等法西斯的支持下,推翻了合法的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建立了独裁统治。

1936 年 11 月,一支由中国、苏联、法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五十多个国家的反法西斯志士组成的国际纵队,在《国际歌》悲壮的旋律声中志愿来到战火纷飞的西班牙。谢唯进受党的委派,化名林济时,将年仅 11 岁的儿子罕生委托给在瑞士的朋友照顾,从瑞士出发,1937 年 4 月踏上了西班牙的土地。满以为马上就能奔赴战场,谁知在西班牙干巴巴等了一个多月后,住在瓦伦西亚的谢唯进实在耐不住,于是提笔写信给西班牙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请他们再考虑。信中说“为了要参加这个斗争,我费尽了万难才来到西班牙,我不会就此打退堂鼓的”,并强调“我不是来西班牙作短期的逗留,我是来前线,尽我的全力作一名战士来战斗的”。最后,他写道“希望委员会能够批准我这个权利,像其他许许多多的外国同志一样,加入国际纵队”。这封信发出去以后,果然奏效。6 月初,谢唯进在得到同意后来到国际纵队总部阿尔巴塞特报到,领取了国际纵队军人证。

在西班牙担任国际纵队炮兵纵队政委、党委书记,参加了保卫马徳里、中线、东线大反攻及突破埃布罗河防线等战役。在战斗中,谢唯进等国际纵队队员虽然来自世界五大洲,具有各种肤色,但是他们是代表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异常团结、友爱、英勇善战的。西、中两国的人民都肩负起反法西斯战争的重任,自然就相互关心、相互砥砺,因此西班牙内战和国际纵队与中国是休戚与共的。在中国的报刊上,西班牙战争总是头条国际新闻。当年延安尽管对外交通不便,但对西班牙战争的消息却掌握神速。例如瓜达拉哈拉之役,是在 1937 年 3 月 8 日开始的,朱德总司令在13 日发表的《致西班牙军民的公开信》就写到:“当我们阅读了你们胜利的消息,特别是在瓜达拉哈拉击败了三支意大利军队的消息之后,我们是怎么样的兴奋呀!你们的伟大胜利是怎样更坚强了我们争取民族解放的信念,鼓舞着我们向着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作更坚决的斗争!”毛泽东主席对西班牙战争就讲得更直截了当“你们所努力的事业也就是我们所努力的事业”,在 5 月 15 日发表的《致西班牙人民的公开信》中写道:“中国红军中许多同志愿意到西班牙来参加你们的的斗争,没有一天不是在讨论着你们的斗争和整个西班牙的时局。如果不是我们眼前有着日本敌人,我们一定要参加到你们的队伍中去的。”这些报道和革命歌曲《保卫马德里》《保卫中华民族》等,得到广泛和长期传播,启发了很多热血青年走上抗日救国、反对法西斯的革命道路。1938 年,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特制一面锦旗,上面用中、英文写着:“中西人民联合起来,打倒人类公敌——法西斯蒂 !”赠送给中国参战同志,鼓舞他们努力奋战。  

由于西班牙战争失利,国际纵队 1939 年被迫撤离退入法国境内,被困地中海海滨集中营,长达半年之久。他们露宿沙滩,许多优秀的战士在虐待、冻饿、肉体折磨下致死。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谢唯进的革命意志没有丝毫动摇,他组织军事小组,总结战斗经验;组织马列主义小组,学习马列著作和联共党史;秘密油印《中国抗战情报》小报,仍然向各国战友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

1940 年 3 月受国际团体援助,谢唯进被释放出集中营,与前苏联籍的第二任妻子医学博士、共产主义老战士卡佩娜·谢·安娜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回到日思夜想阔别20年的祖国!

(摘自《永恒的铭记——璧山红色故事选编》,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年10月)

【打印正文】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主办:政协重庆市璧山区委员会 技术支持: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建议使用1360X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