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收到的低保申请越来越多,只愿进不愿出的问题,困惑着低保工作开展。”“对于这一问题,应采取跟踪管理加就业扶持、产业扶持相结合的‘1+2’的管理机制克服低保养‘懒人’问题”。这是4月30日区政协社法委委员在监督性视察低保工作座谈会上,与区民政局负责人的一番对话。
民政部门是否做到低保工作公平公正?是否将有限的低保资金拿给了最困难群体?4月下旬,区政协社法委组织委员对当地的低保工作开展了监督性视察。视察中,区政协委员深入镇街,察看了基层执行低保政策中的评议、审核、公示、进出等运行情况,随后组织区民政局负责人和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开展了座谈。
“我们严格按照一走访、两评议、三审核并公示的流程,做好了低保工作的公平公正,但现在每月收到的低保申请越来越多,只愿进不愿出的问题,困扰着低保工作开展。”座谈会上,区民政局负责人道出了低保工作的困惑。“从视察情况看,基层的低保工作做到了公开透明,但怎样用好有限的低保资金仍然值得探讨。”赵红敏、杨梅、徐继东等区政协委员听了区民政局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后纷纷建言:对于低保工作只愿进不愿出的问题,需要强化跟踪管理机制,随时掌握低保人员的生活及收入情况,同时整合就业和农业部门的扶贫资源,应采取严格的跟踪管理加就业扶持、产业扶持相结合的“1+2”的管理机制克服低保养“懒人”问题,以此增强低保人员自身造血功能降低对低保的依赖;此外,对身强力壮的低保人员,还可广泛采取限时救助并提供公益岗位的方式,敦促其自食其力脱离低保,切实将有限的低保资金用于真正困难的群体。
座谈会上,区民政局负责人认真记录了区政协委员的发言,表示将召集区就业、农业等部门及相关人士,对吸纳委员建议完善低保工作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和部署,力争低保工作更加透明、更加公平公正。(社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