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化名)是不幸的,他遭遇的苦难让人很难想象;石龙又是幸运的,因为一次普通的遇见,他的人生从此照进了阳光,民建人用爱,重燃了他拥抱美好生活的信心。
事情还要从不久前的一场偶遇说起。原本那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民建重庆市委主委沈金强一行来到璧山调研工作,中午时分,沈金强一行来到了一家非常普通的小餐馆,一名憨厚朴实的服务员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人就是石龙。
石龙的苦难经历
石龙,1985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市朱昌镇双堰村。幼年因疾病遭父母遗弃,外公外婆不忍把他捡回来继续抚养。17岁他便离乡背井外出讨生活,他只身一人去过西安、怀化、深圳、珠海、成都等地,老实巴交文化也不高的他很能吃苦,最脏最苦最累的活他都干。他拼命挣钱,希望能回报养育自己的外公外婆,可前几年随着外公外婆相继离世,他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没有了亲人。
30岁那年,他与一离异带一男孩的女子结了婚,第一次尝到家庭生活的美好,为成家他拿出了全部的积蓄,还开了一个小饭馆。随着儿子的降生,石龙对未来更加充满了希望。然而新冠疫情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小饭馆遭受重创,为维持生计,他四处借贷,疫情却越来越严重,小饭馆支撑不下去了。此时的妻子竟背着他将小饭馆转卖,带着所有的钱和她带来的孩子回到了前夫身边,留下了所有的债务和四岁多的小儿子。
无奈中,他找了好几个朋友才借到几百元,准备带着孩子外出打工,盲目去到西安,不停地找工作,都因带着小孩被拒。当身上只剩下四元钱时,孩子饿了一天他也不敢买吃的,晚上看着饥饿的孩子在车站的台阶上熟睡,无路可走的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他唤醒孩子拉着行李箱漫无目的地走到了河边,他想带着孩子一起离开这个无助的世界。可当看到孩子天真的笑容时,又于心不忍心地哭了起来。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这时一个好心的女子听了他的遭遇,给他300元让他给孩子买吃的,再慢慢想办法,他又去车站买票准备换座城市试试运气。
由于当时重庆的疫情不怎么严重,他来到了重庆,然而找工作依然屡次受挫。深夜他和孩子住楼梯间、桥洞下,儿子饿了会悄悄跑去超市旁向路人讨吃的。直到有一天他生病了,坐在桥上难受呕吐,遇到一位大哥的询问,得知了他的遭遇,好心大哥把他推荐给了这家餐馆的老板,于是他有了现在这份工作。不到一个月,他又遇上了沈金强。
民建人有责任担当
沈金强再也坐不住了,他深知做好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工作,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全社会都在共同努力,民建人更不能置身事外。而石龙的情况绝不是简单的送点钱、送点物品就能完全解决的,由于石龙的打工地点在璧山,属地原则更有利于对他进行及时和全方位的有效帮助。于是沈金强拨通了民建璧山工委主委王复莲的电话,郑重交办任务,希望民建璧山工委的同志能对症施策,帮助这对父子真正走出生活的困境。
心被揪了起来的王复莲当即安排专职副主委雷全武与综合七支部主委杨作萍前去看望,让他们想办法摸清石龙的打算和详尽了解他面临的所有困难,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确保能让石龙彻底站起来,而只有这样,这个家庭才能走上正轨。
见到石龙的时候,他显得十分害羞和拘谨,也看得出他对餐厅工作十分珍视和感恩,小心翼翼的他对当前的困难和未来的打算只字未提。在经历了那么多之后,或许石龙真的不敢对未来再抱有什么幻想了。但雷全武和杨作萍还是从闲聊中摸清了石龙的现状:首先是住房还没有解决,临时住在一间库房里;其次是缺乏必要的生活物资,马上就要入冬,需要尽快解决;第三是孩子以后上学还会面临不少问题,需要找到解决办法。
在讨论石龙的帮扶计划时,大家热烈发言。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张所容当仁不让:“我们企业家联谊会可以先给石龙租一套住房,他带着孩子住库房肯定不行。”“天冷了,两爷子需要的冬装以及娃儿的学习用品我们七支部包了,一定让他们温暖过冬。”杨作萍也抢着发言。“我家里还有4岁多小孩的衣服”“我去买一些书包和学习用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石龙的帮扶计划呼之欲出。
王复莲高度肯定了大家的爱心,指出帮扶一定要可持续,她提出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将石龙的帮扶工作做深做实。一是企业家联谊会先为石龙租半年商品房过渡,请立即安排人员落实;二是工委立即联系公租房办公室寻求政策支持,争取后期能够通过摇号申请到租金低廉的住房,确保住房基础保障;三是需要的生活用品、冬装和学习用品要马上落实,立即发动会员支持;四是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一到入学年龄要积极帮助协调就近入学;五是重要节假日要定期开展回访慰问,及时了解情况,确保通过帮扶达到让这个家庭真正步入正轨的目的。
浓浓爱心重燃希望
“这是一些你和小朋友能穿的衣服、鞋子,试试看合不合身。”“这是娃娃的学习用品,一定要让他好好多读书,认真学习。”雷全武、杨作萍、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龙大江等一行再度见到了石龙,向他转增民建会员们捐送的衣服、学习用具等物资。“我们在你工作的地方就近看了两套出租房,你跟我们去看看哪个更合适,房租你不用担心,由我们企业家联谊会帮你支付。”石龙万分激动地跟着他们向出租房的位置走去,睡过了车站、楼梯间和桥洞,他做梦都想不到在璧山,会有一群民建人肯为他和儿子租下能遮风避雨的家。
原来,会员们经过2天的寻找,既要考虑离石龙工作地点近,又要方便小孩上幼儿园,他们在最合适的位置找到了两套出入方便、环境适中、价格合适的商品房。当看到房间里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俱全,石龙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在当即支付了半年的房租后,他们一边帮助石龙办理房屋租赁和交接手续,一边不停地鼓励石龙一定要振作,要用自己的努力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因为幸福不会辜负任何一个认真、热爱生活的人。临走时,会员们还不忘叮嘱一些家常事务,并表示随后还会再送一些被褥等生活用品来,也会经常来看望他们的。
手里拿着房屋钥匙的石龙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十分激动地说:“感谢你们,谢谢你们,我现在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请你们放心,我不怕吃苦,我也有力气干活,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尽全力去抚养我的儿子,像我外公外婆养大我一样让他健康成长,遇到你们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因为你们的帮助,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当王复莲将会员帮扶石龙的经过简单向沈金强进行了汇报后,金强主委高兴地回复:你们的做法非常好,考虑非常全面,不光解决了石龙眼前的困难,还带给他强大的信心,这个信心才是这个家庭能走出困境最大的动力!我们的会员用心了,这个家庭得救了,感谢我们的会员!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呵护来之不易的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上,璧山民建人将持续努力。(唐磊、李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