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民建璧山工委调研“菜园”“果园”“花园”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2021-06-25
来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诗中的场景真实再现于璧山的田园乡村之中。

6月25日,民建璧山工委综合二支部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态文明、人居环境整治”开展调研。支部主委方伟带队率领会员到璧南、璧西、璧北的“菜园”“果园”“花园”看现场、访农户,详细了解乡村振兴建设情况。

调研过程中,民建璧山工委了解到,目前重庆主城10%的蔬菜都来自璧山,日均供应新鲜蔬菜220余吨,璧山区正逐步形成一批菜(果)园+康养+旅游+智慧为一体的重庆近郊乡村旅游示范基地,除了蔬菜、水果的收入外,居民还可以靠房租、旅游、餐饮来提高收入。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方伟首先感谢各部门对民建调研工作的支持。会员们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积极发言,提出意见建议。

“璧山水果产业要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功能性水果生产,多元化的水果种植,打造四季水果战略”“璧山水果、蔬菜、花木,要大胆尝试直播带货,让璧山优质特色农产品搭上直播快车,为产业振兴插上‘电商翅膀’,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建设关键要有‘人气’,有‘人气’才有‘财气’,推进‘人才+乡村振兴’,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经过热烈的发言后,一条条建议被写进综合二支部调研记录笔记本中......

方伟表示,璧山“菜园”“果园”“花园”三园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初始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价值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既提高了收益,也给创业者一个创新创业的平台;实施品牌工程,品牌就是市场竞争力、市场的通行证,如今璧山创建无公害产品达80个、绿色产品18个,累计达139个,继续加大蔬菜、果品、茶叶等绿色有机品牌、传统老字号品牌、国家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标志的农产品认证,使璧山农产品品牌真正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金饭碗,打开增值之门的金钥匙。(民建璧山工委)

【打印正文】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主办:政协重庆市璧山区委员会 技术支持: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建议使用1360X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