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林员对进入林区的车辆进行检查

我区开展森林防火应急演练

工作人员在森林防火指挥调度中心监控林区火险情况

人防、物防、技防不断完善,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 记者 冉杰 文/图
随着高温天气来临,我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森林防火业务技能培训、宣传教育、巡山护林等工作,通过建立“人防+物防+技防”森林火灾立体化防控体系,织密织牢森林火灾防控安全网,全力守护绿水青山,做到防患于“未燃”。
人防 组建专业巡护队伍 守牢森林防火“前沿阵地”
近日,气温逐渐升高,区森林防火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同时,组建了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巡护人员组成的队伍,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火情。
记者在璧城街道王家沟森林防火检查站看到,护林员们对进入林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仔细检查和询问,森林防火应急队队员对辖区群众用火不规范等行为及时进行劝阻,并对林区人员密集地区、自然保护地以及山脚田边等重点区域开展森林防火巡查,采取“死看硬守”措施管住野外火源,维护林业资源安全。
“凡是有人进山的,我们都要宣传到位,多宣传多科普,森林防火工作就多一份保障。”一护林员告诉记者。
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以火源管控为重点,在全区统一设置110余个固定检查站与50余个临时卡口。在森林防火关键期,每天安排500余名巡护人员开展值守巡护工作,切实将火源阻拦在山下林外;扎实落实“十户联防”机制,将全区2742户相关群众建立为258个联防体,构建群防群治工作格局;利用广播、小喇叭、短信、微信等途径扩大宣传面,切实营造浓厚宣传氛围;采用科室包镇街、分管领导包片的工作机制开展森林防火专项检查,督促“最后一米”责任落实到位。
连日来,区应急局救援队通过徒步巡护、驱车巡护、无人机观察等方式对林区进行携装巡护,对林区内山体地形、植被类型、救援路线、主要水流、道路通行能力、水源位置及储水情况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
“防范胜于救灾,将队伍防火阵地前移,我们尽全力加快脚步,多巡护一公里就能少一分发生火灾的风险。”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璧山支队队长王开发表示,“除了正常的协装巡山巡护工作以外,我们还对队员体能、技能等进行定向训练,提升队员身体素质、实战水平、应急战备、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高效完成灭火任务。”
截至目前,区应急局救援队已先后派出3个作战小队、指战员440余人次、车辆80台次,对八塘、七塘、大路、河边、福禄等镇街开展了林区巡查和扑火指导服务。累计巡查里程900公里,发放、张贴森林防火宣传资料2000余份,宣传教育群众1300余人,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森林防火、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思想,全力守牢森林防火“前沿阵地”。
物防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森林防火环境
为了降低火灾风险,区林业局在重点区域建设了防火隔离带和消防通道,配备了必要的灭火器材。此外,通过科学管理林下可燃物,减少了火灾发生的物质基础,这些措施有效优化了森林防火环境。
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森林防火重点期间,我区强化源头管控,组织开展森林防火隐患专项排查,重点针对林区寺庙、高压线等重点目标进行排查并督促全部隐患及时整改。同时,全面开展防火通道、消防水池维修维护,储备应急满装水车25辆,布设临时应急消防水桶310个。对现有的各类扑火机具、设备等定期进行全面专业的调试、检修和维护,为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灭火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坚强保障。
此外,为补齐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短板、提高火情处置效率,今年,我区争取到增发国债资金1.4819亿元,实施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具体为建设防火道路190余公里、生物防火隔离带510余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采伐清理50余公里,造林整地、道路施工等后续工作将按计划有序展开,预计8月底完成采伐工作,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完成后,将基本实现全区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全面布局,防止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发生。
技防 借力智能科技手段 为森林防火装上“智慧大脑”
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森林防火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变革。无人机、卫星遥感、智能监控等高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工作中。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实时监控森林状况,还能提前预测火险等级,为防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强数字林业建设,大力推进智慧森林防火系统建设,依靠科技手段,让林业守护从“用脚丈量”走向“云端管理”。
眼下,正值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在璧山区森林防火指挥调度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实时监控林区火险动态数据,据介绍,通过森林防火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调度,一般的山林烟火,从烟情初发到智能辨别、自动预警、出警处置、扑灭火患,整个过程只需要20分钟。
据了解,该智能系统由21套高空云台双光谱视频监控、263台地表火探测器和1台环境探测器组成,能够将监控设备捕捉到的视频图像在后台实时分解为50余个不同色度和相关特性的图层并进行高速运算,利用大数据分析与自动甄别技术,识别火灾特征,识别率达99.5%以上,能够把火情发生的具体地点锁定在300米范围内,极大地提高了森林防灭火工作效率。
“全区一共有48套视频监控,覆盖全区95%以上的重要林区,去年我们一共发现了野外违规用火5,000余起,并且均得到了镇街相关人员的核实、核查,从预警中心成立到现在,已经有效避免了10余起火情。”区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中心负责人华珥榛介绍。
目前,我区已搭建起了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了森林火灾24小时不间断巡护智慧定位“巡山”、远程指挥监控,大大减少了人工巡护难度,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地保护了森林生态环境。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动,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不断推动森林防火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发展,守住森林防火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