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想过好日子就不能等靠要” ——青杠街道棕树村村民荣廷尧的脱贫故事
2020-11-16
来源:

    “人穷志不穷”这是荣廷尧父亲从小就教育他的一句话。“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用来形容这个坚强家庭再合适不过。

  53岁的荣廷尧居住在青杠街道棕树村1组,家里有6口人,他的妻子朱克华和两个兄弟,以及两个女儿。多年前荣廷尧因车祸导致一只腿落下了终身残疾,平日里,走起路来都不顺畅,也干不了重活。兄长荣廷伦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再加上女儿的学费,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在扶贫工作开展期间,帮扶干部了解到荣廷尧一家的情况后,将其纳入建卡贫困户。

  医药费的报销和生活上的补贴让他们的苦日子有所好转,但荣廷尧一家并没有想着只靠政府补贴混日子。

  “荣廷尧一家都是不愿意饭来张口的人。”这是帮扶干部每月走访时,邻居常说的一句话。事实也确实如此,2019年,弟弟荣廷富申请了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主要在村里从事公共卫生保洁,为家庭每月增收1800元。“想要过好日子,就不能等靠要。”为了给两个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原本在外打工的荣廷尧,听说养猪挣钱,一番思索后,决定回家发展养殖业。

  帮扶干部在和荣廷尧交谈过程中,了解到他的想法后,便积极跟上级对接,并帮助他申请了20000元小额贷款。贷款下发后,夫妻俩一起去购买了5头猪,数十只鸡仔,并搭建了养殖场,还把自家地种上了番薯。

  此后,荣廷尧夫妻俩每天清晨都会早早起床,忙着喂猪食、铲猪粪、清理猪圈、消毒等等。日子一天天过去,圈里的猪壮了,小鸡长大了。村里帮扶干部又上门帮助荣廷尧找销路。

  去年,荣廷尧一家卖出3头大肥猪增加收入15600元。剩下的两头猪和数十只鸡粗略估计还能再增收10000余元,加之荣廷尧之前在铜梁一家工厂打工和荣廷富公益性岗位的收入20000余元,荣廷尧一家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这个家庭幸运而又不幸,不幸的遭遇,不幸的命运,但是却遇上了幸运的时代,幸运的政策。加之他们自身坚韧的品质,让这个家庭越来越幸福。

  (记者 杨文广)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