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乡村“蝶变”展新颜 ——七塘镇喜观村打造优美宜居人居环境纪略
2020-11-04
来源:


村民在凉亭内聊天

    平整宽阔的乡间小道,干净整洁的院落,古韵十足的主题壁画,赏心悦目的小野菊……11月2日,走进七塘镇喜观村,一幅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画卷顿时跃入眼帘,仿若置身于“世外桃源”。

  近年来,七塘镇喜观村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不断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宜居和谐的美丽新农村,让新农村装满了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环境美 村民乐 产业兴

  “现在,我们院子有花有草、有休闲亭、有广场,茶余饭后村民们都会相约出门走一圈,或者坐在亭子内,聊聊家常。”在喜观村幺滩院子内,村民向林群高兴地说。

  然而,多年前,幺滩院子却是另一番景象:村里污水横流、道路泥泞,院坝边上杂草丛生,房前屋后堆满杂物,到处脏乱不堪。到了夏天,更是蚊虫乱飞、鼠蚁乱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启动以来,喜观村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整洁规范的原则,坚持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建设标准进行打造,从道路绿化、水域治理、垃圾处理、农厕改造、房屋美化等多个领域,强化“脏乱差”整治工作。

  “我们推倒了幺滩院子中心处的一座无人居住的危房,改造为一个活动广场,并修建观光长廊,增设休息座椅,让村民多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地方。”喜观村党总支书记李国洪告诉记者。

  此外,该村还将连通村民房前屋后的人行道改造为虎皮石人行道,将村里的机耕道硬化为混凝土车行道,改变了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旧状;帮助村民修复垮漏房屋,在房前屋后村道沿线还栽植了各色花草,增设太阳能路灯;建成较为完善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和小型无害化处理系统,将以前的垃圾堆积点打造为小花园,为畜禽建起了“独栋别墅”,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这几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和爱人回喜观村探亲,被这里优美的环境深深吸引,我们当即决定,在这里开一家民宿农家乐。”家住璧泉街道华龙社区的王俊告诉记者。

  美在“面子” 靓在“里子”

  “这里真是品味乡愁的好地方!”从南岸区过来的游客杜远富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从电视上了解到七塘镇喜观村,特意驱车前来游玩。村里保存完好的农具、老物件,农家乐香喷喷的腊肉、豆花,让他想起了曾经的农村生活。

  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近年来,喜观村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突出抓好农村乡风文明、人居环境和文化生活建设,全力推进文明村创建工作,让全村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多起来、乡风民风纯起来。

  作为喜观村重点打造的院落,幺滩院子和向家院子在人居环境改造中,还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原来破旧不堪的老房子外墙经过重新修缮和粉刷,画上了渔、樵、耕、读带着浓郁中国风的彩绘壁画,以及治水、凿井、乡村宴席等农耕文化元素的画面。这一幅幅生动的乡村美好图景,与田园风光的乡村相互辉映,扮靓了美丽新农村,也促进了乡风文明。

  与此同时,喜观村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契机,从村民道德建设入手,打造特色家风教育“齐家喜观”,树立“家礼路”的标志牌,制定《村规民约》,设立家训馆、家风长廊、中华八德墙等文明展示设施,坚持开展争当“整洁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系列活动,深挖身边典型事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们还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舞龙灯等传统民俗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让游客们来到此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李国洪说。

  党建引领促“蝶变”

  铺就群众幸福路

  近日,喜观村组织辖区党员志愿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党员志愿者们手拿扫帚、撮箕等工具,全面清扫了村居房前屋后的各类垃圾。同时,还向村民发放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单和垃圾分类倡议书,向群众讲解了垃圾分类知识,呼吁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建美丽宜居乡村。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关键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作用和广大群众主体作用。”李国洪说。

  考虑到农村留守的大多是年纪较长的村民,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在环境卫生、畜禽养殖等方面的观念转变较慢,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不高。为此,该村从思想认识入手,组织辖区党员干部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动员会、院坝会,发放宣传资料,通过讲政策、说道理、摆事实的方式,帮助群众理解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和好处,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促使群众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

  另一方面,该村还组织党员干部,积极按照“一个党员一个家,千名党员带万家”的党建思路,在人口聚居的院落建立党小组,引导村民成立院落自治协会,提升院落自治能力。

  与此同时,该村还充分发挥党员“领头雁”作用,让党员保持自家庭院干净整洁的同时,身体力行、主动引导,带头打扫清理院落公共地段的垃圾,对村民乱扔乱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和纠正,带动院落群众共同维护干净整洁的院落环境和生活环境,逐步形成了“党员带头村民赞,村民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环境整治方案,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让乡村更美更宜居,让乡风更文明,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乡村振兴。”李国洪说。

  (记者 王锋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