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中黎帮助范永荣搭建蔬菜大棚
“我原先是一个建卡贫困户,不懂经营、不懂技术,只能靠种点庄稼勉强维持生计。现在,在杨代表的帮扶下,建起了5个蔬菜大棚,年收入2万元左右,家庭终于脱贫了。”9日24日,大路街道郭家村7组贫困户范永荣激动地说。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脱贫帮扶是我应尽的职责,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把贫困户真正扶起来。”区人大代表、大路街道郭家村党支部书记杨中黎说。
结帮扶对象
足迹“踏平门槛”
范永荣80岁的老母亲,已卧病在床4年,女儿在读高中,自己只能长年守着几亩土地,生活极度困难,2014年被纳入建卡贫困户。2015年9月,杨中黎主动来到范永荣家中与其结成帮扶对子。此后的一个月里,杨中黎几乎每周都要到范永荣家,到附近转一转,场镇走一走,认真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我觉得你家完全有脱贫致富的条件,一是你有劳动力;二是你家土地较多,并且肥沃;三是你家离场镇很近,交通便利。但你自己也必须脑子转起来、心里热起来、身子动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脱贫致富。”杨中黎认真地跟范永荣分析道。
“杨代表,我就是怕干错了,损失不起!”范永荣有点犯难。“没关系的,万一干错了,损失算我的。”杨中黎很有信心地答道。
范永荣听了杨代表的回答,信心更足了。“其实,我原先就有种植蔬菜的打算,但就怕失败。现在有了你的帮助,我就更加有信心搞蔬菜种植了。”
建蔬菜大棚
撑起“脱贫之伞”
脱贫措施定下来,剩下就是如何发展蔬菜产业了。杨中黎开始往返区蔬菜办和老范的家中,了解相关政策,询问相关技术。经过多次走访、打听,并经过认真研究,最终与范永荣共同决定建蔬菜大棚,发展蔬菜产业。
经过多方协调,范永荣想建的蔬菜大棚纳入到区蔬菜基地建设的补助范围。范永荣得知消息后信心满满,说干就干,请来了三个帮工,与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建好了5个蔬菜大棚,种植面积共计3.5亩。
大棚完工那天,见到范永荣时,他一身尘土,粗糙的双手满是灰泥,满脸充满了喜悦,“没有杨代表的帮扶,我根本建不起这些大棚。”
学栽培技术
走上“致富道路”
为了让蔬菜能有更好的收成,针对范永荣识字较少,书本知识基本无法阅读的情况,每到菜蔬播种季节,杨中黎就邀请区蔬菜办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门上门给范永荣讲解蔬菜种植技术。范永荣不能培育的菜苗子,杨中黎就到蔬菜基地为他免费争取优质嫁接菜苗。一步一步的,范永荣逐渐掌握了蔬菜栽培技术。“第一批收获的蔬菜拿到农贸市场去卖,就卖了220元,我心里好高兴!”范永荣欣喜不已,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没想到国家对贫困户有那么多好政策,没想到杨代表对我就像亲人一样关心。”范永荣感激地说,今年,他家大棚里蔬菜长势良好,必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范永荣的脱贫路在杨中黎的帮扶下,走得越发精神、越发稳当。(记者 熊浩 通讯员 王智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