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农村沉浸在丰收后的喜悦中,少了农忙的忙碌,田野里显得寂静甜蜜。近日,记者在扶贫干部的带领下,走进健龙镇弥勒村,老远就听到一阵欢快的笑声。来到一个喜气洋洋的农家院前,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房屋,门上还挂着鲜艳的大红花和喜字,笑声就是从这间装修温馨的新房里传出的,这是贫困户黄泽明的新家,这个46岁的贫困户在3年里实现了3个目标:搬新家、娶媳妇、脱了贫。
3年前,没有房屋的黄泽明还寄住在哥哥家中,和生病的母亲一起生活,靠种庄稼和打零工维持生计。40多岁对于很多男人来说代表着成家立业,但对黄泽明来说,这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那时候也不知道能干点啥,出去打工没人照看母亲,不出去吧指望那两亩地也挣不了钱,整天没事干就到处瞎转悠。”黄泽明说,穷日子,让他消磨了斗志,一天天懒散着混日子,变成了懒汉。
2016年,镇上的扶贫干部和黄泽明结成了“帮扶对子”。“脱贫要先有‘精、气、神’,黄泽明是个老实人,只是被穷困磨钝了,要先鼓起他的精气神,让他有内生动力,行动上自然就跟上了。”扶贫干部告诉记者,那段时间,镇、村扶贫干部三天两头往他家里跑,走访慰问、宣讲政策、提供就业信息,还多次接他去镇上参加技术培训,帮助他寻找脱贫渠道。
“以前觉得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有什么希望,经过大家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我才意识到自己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黄泽明说。
对生活有了信心的黄泽明“开了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熟练掌握了打井的技能,并且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申请到了2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购买了打井用的机器。经过介绍,他谋求到了一份跟着地质探测队打井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2018年是黄泽明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他不仅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的新房子也开工了!获得政府发放的危房改造补贴,新房子很快建了起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的“脱贫动力”也越发强劲。
现在,黄泽明的新房齐齐整整,屋里沙发、茶几、电冰箱、大电视、木地板一应俱全,不仅配置高,气氛也十分温馨,这都得益于才娶进家的新媳妇。
去年,在朋友介绍下,黄泽明认识了来自梁平的丁香。黄泽明的踏实肯干打动了丁香,她留在这个家里成为了一份子,全心全意照顾着家庭和黄泽明83岁的母亲。有着看护经验的丁香,把家庭经营得有声有色,一家人在2018年顺利脱了贫。
最近,黄泽明刚从打工地四川回来,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聊天、吃水果,被电视节目逗得哈哈大笑,流露出来的幸福特别感染人。
“3年的时间,我从一个贫困户到现在娶妻、脱贫,这都得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摘帽并不难,只要我们肯用劲,就能让日子越过越好。”黄泽明爽朗地笑着说。
(记者 马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