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连续多日的阴雨之后,7月9日,天空终于放晴。早上6点,八塘镇五龙村6组村民甘昌海便早早起床准备干活。他认为天气好就应该多做事情,不能浪费。
清理田间杂草、给鹅喂饲料、给种植的生姜施肥……顶着炎炎烈日,甘昌海忙上忙下,几乎没有停歇,忙完已经是中午1点多。匆匆忙忙吃完午饭,甘昌海又开始劳动。
今年50岁的甘昌海一直是村里的勤快人,原本靠四处打零工赚钱,倒也能勉强维持生计。2016年底,家中房屋因年久失修,被一场暴雨彻底冲垮。家里仅有的一点存款全部用于了修缮房屋,经济上入不敷出,日子也掉到了贫困线以下。同年,他经精准识别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穷则思变。不甘心一辈子过苦日子的甘昌海迫切希望改变自身处境。但由于没有学历、技术,收入低,他的愿望很难实现。镇、村帮扶干部了解到情况后,为他量身制定了“一户一策”脱贫实施方案。帮助他申请到了D级危房改造,在老屋旁边建起了宽敞亮堂的新房子。同时,带领他去周围种植基地学习生姜、空心菜的种植技术,还安排村里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进行指导。
经过不懈的学习和摸索,甘昌海的养殖技术和种植技术提高得很快,他打算自己种植生姜、空心菜。可没有启动资金又成了甘昌海脱贫路上的一大难题。帮扶干部得知后,帮助他申请到了4万元扶贫小额贷款。
2018年底,拿到贷款的甘昌海买了种子和10只幼鹅,修建了蔬菜大棚,种植了1.3亩空心菜、2亩姜。
看到了希望的甘昌海每天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地奔波在家和庄稼地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精心照料,甘昌海的鹅长得格外壮实;第一批空心菜也销售一空,赚了2万多元钱。
“真的多亏了党的扶贫政策,让我有了盼头,也充满了干劲。等到今年9月我的生姜成熟卖出后,预计还能赚2万元左右,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甘昌海感慨地说,下一步,我还想种点白菜、莴笋、大葱之类的蔬菜,争取早日脱贫致富。(记者 尹秀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