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卖员在暖心驿站休息(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党建统领网格治理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今年市委明确的重大基层治理现代化集成改革项目。而这项工作一直是璧泉街道基层治理其中的一项工作亮点,该街道始终树牢“赛马比拼、攻坚克难”意识,从2020年起,就率先在全区开展“组网融合”试点工作,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为党建统领网格治理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本次《秀湖会客厅》系列访谈的首站就是璧泉街道,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其在党建统领网格治理中的经验做法。
记者:在璧泉街道有这样一群人,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们为“暖心格格”。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该街道党工委书记戈刚作了详细介绍。
戈刚:璧泉街道位于璧山中心城区,辖区面积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万余人,而周围的企业、商圈、高校密集。服务半径大、服务人口多,面临着任务重、事情杂、问题多的状况,可谓是千头万绪。“暖心格格”就是街道的网格员,他们都标配有一部智能手机、一件蓝背心、一个笔记本、一个工作证、一个水壶和一个手提包。他们上门入户、不惧风雨、排险除患、调解矛盾……一个个“蓝背心”就像一个个流动的服务站,帮助群众排忧解困,所以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们为“暖心格格”。
记者:那这些网格员是如何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并且有效发挥作用的呢?
戈刚:首先,我们优化调整社区网格301个,在企业、商圈、高校等划分专属网格18个,成立网格党支部145个,小区功能型党支部134个,推动50余名网格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小区党支部、业委会成员,120余名网格员入驻小区,构建起 “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小区功能型党支部”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将党组织延伸到小区、楼栋,当好群众的“主心骨”。
记者:那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充分发挥了党建统领的作用。可党建统领网格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璧泉街道是如何把网格服务提升起来的呢?
戈刚:这就需要实地到我们的一个网红打卡点——俊豪中央大街暖心驿站旗舰店看看。为了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我们把资源要素下沉,服务阵地进行了多点覆盖。街道改造了13个党群服务中心,构建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暖心驿站+网格驿站”的工作矩阵,(下转2版) (上接1版)
打造集网格党建、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社区“近邻服务”平台,网格员就可以在这些平台“驻点式”办公。我们统筹驻街单位成为“合伙人”,招募新就业群体成为“移动网格员”,进一步扩宽参与主体,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参与。
记者:暖心驿站果然地如其名,不仅是这些移动网格员的家,也是群众及时反映需求的场所。我还听说璧泉街道的党建统领网格治理有一套专门的系统,这套系统是如何高效地运作起来,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治理呢?
戈刚:这套系统依托“智慧璧泉”数字赋能,率先建成党建与基层治理平台,在华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一块大屏幕上,网格、楼栋、人口等信息都实现了可视化。绘制的网格地图里,充分呈现辖区内人、地、物、事、组织,一图感知、一图通管。不仅如此,指挥中心还可以远程调度森林防火、创业就业、网格员管理等,利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现群众意见诉求在线收集、交办、反馈、评价闭环,高效服务基层治理。
记者:璧泉街道党建统领网格治理工作为全区积累了先行先试的经验,这张巨大的网络,在基层治理中具体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戈刚:一是注重“平时服务”。通过开展“三级院坝会”、暖心“敲门行动”、走访企业商铺等,收集民情民意,入户宣传到家,疏解就业困难,排查安全隐患,实现“群众吹哨、网格报到”,形成群众想呼、能呼,部门快应、必应的闭环处理。二是确保“急时应急”。2022年,面对疫情、旱情、火情“三情叠加”,我们快速响应,网格、小区闻令而动,两次疫情均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精准有效控制,全年未发生一起规模性疫情传播、一起较大安全事故和一起山火,无一例到京非访和到市集访,辖区内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璧泉街道党建统领网格治理响应迅速,成效显著,不仅确保平时有效服务,而且保证急时能应急处突,实现了“平急”的转换有序,真正将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凝聚成惠民有感的切实举措。
戈刚:是的,璧泉街道严格落实全市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集成改革要求,系统谋划、贯通融合,以“网”治网,切实扎牢基层的“血脉筋骨”、激活基层的“神经末梢”。(首席记者 熊浩 谢捷 记者 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