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亩梯田效果图

璧北河亲水步道效果图

九洲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效果图

乡村艺术院落群

“花仙子·万花园”效果图

最美网红隔离带效果图

“乡愁二郎岗”效果图

绿色农产品加工园效果图
首席记者 熊浩 谢捷 文/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项目开工“打头阵”!2月21日,在“云雾花涧”片区开发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10个重大项目各展风姿,吹响了璧山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打造城乡融合新范例的“集结号”“冲锋号”。
一个个落地的新项目,孕育着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处处产业的新布局,积蓄着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蓬勃力量。这彰显了以实干托举梦想、把发展机遇变成发展成果的决心和信心,让我们看到了“春”的暖意,“春”的希望。
点上有特色 线上有体验 面上有风景
万亩梯田绘出乡村振兴新风景
位于璧山北部的八塘镇,具有形态美丽的月牙纹梯田以及耕作价值高的缓坡梯田、林团岛景梯田,这里从生活生产距离、空间美学、景观视线角度体现了巴渝的传统人居智慧和独特的空间美学价值,其中蕴含了灌溉文化、古桥文化、江朝宗耕读文化等丰富农耕文化遗产资源。
基于此,璧山区决定在八塘镇江兴村、前进村、石庙村建设万亩梯田项目。 发 “万亩梯田点上有特色、线上有体验、面上有风景。”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集乡村旅游、特色农业产业等业态于一身,将带给游客全新旅游体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新风景。
900亩首开区:住民宿 品美食 赏美景
“万亩梯田项目首开区,占地约900亩,位于八塘镇高滩瀑布上游。”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是月牙梯田景观的核心地段,基于当地地形地势特点,该区域将布局会客厅、餐饮、民宿等业态。
该负责人表示,会客厅在村落入口处,既可作为游客接待中心,也兼具公共服务属性;餐饮既可品尝农家小菜,也可享受辣味火锅,满足不同人群口味需求;民宿分布在乡野之中,既有落地大窗,也有通透天窗,在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也能尽赏璀璨星空。对于特色月牙梯田景观,将以“农”为本底,打造梯田景观区,在梯田之上规划观景台,既是造景,也可在高处俯瞰梯田全貌。
另外,区农业农村委已提前育种了3000亩油菜苗,待梯田景观区改造完毕后即可进行移植。届时,将试点共享菜园,推广稻渔共生,并依托高滩瀑布打造儿童戏水区,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乡村旅游体验。
3700亩核心区:吃住行游购娱全面升级
“在900亩首开区基础上,还将打造3700亩核心区。”该负责人介绍,此区域建设思路为“双核两轴一环四区”。其中,双核:围绕“稻+N”形成高效农业产业核,涵盖都市休闲、亲子游乐、民宿集群、科普展示、田园双创等综合功能的商业核。两轴:璧北河生态游憩轴、万亩梯田观景轴。一环:万亩梯田观景环。四区:果境·田间超市、耕境·高农示范、乐境·梯田美学、创境·沉浸智谷。
通过“四区”的打造,万亩梯田项目的“吃住行游购娱”功能将得到全面升级。
——果境·田间超市:依托璧山果蔬产业基础,打造璧山造田间花果蔬超市,同时探索开展农耕自然研学教学。
——耕境·高农示范:主要发展高端田园生态度假,建设高端民宿和健康村,通过以租代售的方式,吸引高端客群购买田园院落。
——乐境·梯田美学:这一区域试点建设“无人”农场,实验种植彩色稻,打造成为宜机化改造的梯田大地景观示范区。
——创境·沉浸智谷:临近璧北河畔景色优美,建设精品会议中心、稻米博物馆和半岛主题餐厅,集会议、展示、观光、餐饮于一体。
9300亩拓展区:高效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在核心区的基础上,万亩梯田项目还将建设拓展区,该区域占地约9300亩,这一区域重点发展高效农业产业。
据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介绍,考虑到建设面积较大、成本较高,我们希望通过首开区和核心区的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有公司将对土地进行收储改造后重新确权至农户,通过帮助农户改善种植技术,对农产品兜底回购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万亩梯田打造的积极性,全面打通“公司+农户”“公司+业主”经营路径,探索实践“三社”融合新模式,带动区域农民共同发展致富。在这一时期,我们将对整个万亩梯田的13000亩产业布局进行完善,逐步建设梯田悬崖酒店、极限运动基地、滴水岩半岛智谷等项目,逐步完善景区配套,真正做到“点上有特色、线上有体验、面上有风景”。
农业为底 文化铸魂 旅游赋能
“云雾花涧”亲水步道:重拾“渝合古道”文化记忆
在“云雾花涧”项目核心区,璧北河穿境而过,串联起七塘、八塘两镇。“乡村因水而灵动。”据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璧北河良好的水生态资源,璧山将打造一条长约12公里的亲水步道,串联周边项目形成农文旅综合体示范区;以农为底、文化铸魂、旅游赋能,展现乡村质朴风貌、打造自然生态河道景观空间、演绎渝合古道动人故事,让游客重拾“渝合古道”文化记忆。
据了解,该区域的规划建设将以“串珠成链”的方式展开,打造观光车道、骑行道、亲水步道三级体系,推动“云雾花涧”重点子项目(莲花穴艺术院落、昆虫王国、花仙子万花园、高滩瀑布、万亩彩色梯田等项目),串珠成链形成农文旅产业集群。
另外,针对步道两侧的建筑,将植入军塘文化形成特色服务建筑体系,为整个项目提供服务支撑。最终形成生态休闲段、古道体验段、乡村观光段三大主题分区,布局云雾集镇、七彩花田、渝合十塘、梦回喜观、竹韵雅苑、竹林九贤、高滩瀑布、运河风情等特色景点,形成璧北河生态项链系统。
打造“赏住游购”全产业链“万花园”
今年春天到璧山邂逅烂漫花海
春日出行,怎能少得了踏青赏花。昨日,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委获悉,七塘镇“云雾花涧”项目打造的“花仙子·万花园”将于今年4至5月迎来首个集中赏花期,届时300亩“万花园”将让游客在这个春天邂逅一场烂漫的赏花之旅。
“‘花仙子·万花园’位于七塘镇将军村,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占地面积约300亩。项目以种植高品质鲜花果蔬为基础,集赏花、游玩、花卉种子售卖、水果采摘、露营等功能为一体。”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说,目前,园区一期项目已于1月底试开园,未来园区年接待游客可达10万人次,农业文创产品销售可达500万元。盛春时节,游客来到“花仙子·万花园”可赏花打卡、可露营住宿、可游玩采果。同时,园区将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营销模式,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悉,“花仙子·万花园”是璧山“云雾花涧”项目的重要点位之一,建成后将和云雾山樱桃谷、莲花穴艺术院落、喜观昆虫王国、乡愁幺滩、璧北河亲水步道等连成一片。花开四季的七塘,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七彩之塘”。
九洲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
打造乡村休闲康养综合体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发展壮大产业经济是有力抓手。璧山区将与重庆森山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九洲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用新思维闯出新天地。
该项目总投资15.8亿元,选址于大路街道,规划用地面积约3960亩。项目分为农文旅休闲板块和康养板块,依托品质农产品培育、种植及景观化打造,植入田园动漫艺术公园、森山精啤堂酒庄、中英智慧研学基地、田园迎客厅、田园美食村、田园度假民宿群等农文旅休闲业态及田园康养艺术农庄、轻养四院等康养业态,打造乡村休闲康养综合体。项目投用后,预计第1—9年累计营收3亿元以上;从项目投入第4年起,每年可为用地范围内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约400个,力争实现在本项目区内创业、就业的本村村民年人均增收不低于2万元。
“通过流转农地实施集约、节约、高赋能化升级改造,环境风貌整治,植入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民宿康养、美食体验、研学等产业,打造可持续运营的乡村田园综合体,通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农业产业兴旺、乡村美丽宜居、宜业、农民富裕愿景。”重庆森山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乡村艺术院落群:
艺术活化 赋能蝶变
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小剧场、咖啡馆……在七塘镇莲花穴村落,每天都在上演网红打卡地的故事。如今,璧山将在七塘镇莲花穴周边打造升级版——乡村艺术院落群项目,由国内美术院校深度赋能,将艺术元素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有机结合,彰显艺术活化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与莲花穴艺术院落毗邻的江家坪艺术院落目前已启动建设,总投资约1200万元,项目深度结合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深挖传统农耕文化,通过改造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改善农村建筑风貌,提升田园风光品质,项目计划于今年7月完成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七巧村落建筑改造和江家坪农业产业项目两部分,其中七巧村落建筑改造涉及立面面积16459.38平方米;江家坪农业产业项目包括乡村农品工艺文化教育中心1063.81平方米,乡村农业种植文化教育中心924.79平方米,圈舍场地1336.39平方米,村落改造建筑225.92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江家坪艺术院落将与莲花穴艺术院落形成联动,实现区域农文旅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预计年产值可达到300万元以上,并带动周边农附产品销售,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表示。
铭记山火记忆 弘扬火场精神 倡导生态保护
璧山:打造缙云山最美网红隔离带
2022年注定不平凡,重庆持续近1个月的极端天气,带来诸多不寻常,尤其是缙云山那场山火,其火势之猛、过火面积之大,堪称历史之最。如今,山火虽已扑灭,但为阻隔山火而挖掘的“生命隔离带”依然存在。据此,璧山区将打造缙云山最美网红隔离带,变“生命隔离带”为“旅游隔离带”,让游客来到这里打卡,铭记山火记忆,弘扬火场精神,倡导生态保护。
“挖掘隔离带聚集了社会各界力量,其地势之陡峭、开挖难度之大、挖掘速度之快,可谓创造了奇迹,与此同时这里也诞生了不少平凡的灭火英雄,感动中国的蝴蝶结女孩、感动无数网友的‘龙麻子’等等。”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说,正因为如此,璧山区将计划把“生命隔离带”打造为“旅游隔离带”,对其实施景观化打造,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并结合历史人文、抗火救灾等文化,规划森林博物馆、科普教育中心、星野民宿、星野营地等产业,打造展现生态颜值、旅游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最美隔离带。
据悉,“最美隔离带”项目位于缙云山生态保护区璧山区八塘镇阳龙村,总投资0.8亿元,长度约6.85公里,面积28.19公顷。
“乡愁二郎岗”:
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有山有水有田园,有诗有景有远方。在璧山南部的三合镇二郎村云雾山脚,就是“乡愁二郎岗”项目所在地。这里能让人忘记烦恼,风景如画、宁静悠远;这里能让人记住乡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这里能让人学习提升,开拓视野、体验农事。
“乡愁二郎岗”项目总投资3亿元,用地面积约2100亩。项目分两个板块:一是打造二郎岗超级农庄,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进一步整合璧山全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打造国家级“二郎岗”绿色农产品品牌,并依托砂之船奥莱全国销售体系,建设覆盖全国的优质农产品线下销售渠道和线上销售平台。二是依托超级农庄,建设儿童主题游乐园和发展“农文旅”乡村休闲观光旅游。
据悉,该项目还将招商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砂之船集团全球总部落户入驻,建设运营其管理全球事务的五大功能中心(砂之船艺术商业中心、大数据中心、培训中心、会议中心和康养中心),项目投资约5亿元。同时,全球总部项目纳入“乡愁二郎岗”项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项目建成后,将吸引就业人员150人左右,人均增收2000元/年以上。
“本项目将建成为重庆乃至全国具有三大典型融合特征的乡村振兴项目,一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二是产城融合项目;三是总部经济与新农村建设融合项目;最终打造成为璧山高标准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表示。
肉兔智能化循环养殖产业园:
年出栏商品肉兔1000万只以上
说起璧山美食,不得不提到璧山兔。在不久的将来,璧山将通过建设肉兔智能化循环养殖产业园项目,推动兔产业强势发展。该项目总投资3.65亿元,用地总面积约500亩,建成后预计年出栏商品肉兔1000万只以上,年产值5.5亿元。
据了解,璧山肉兔智能化循环养殖产业园项目由宁夏澳中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打造,该公司依托法国进口伊普吕肉兔优良品种繁育及养殖基地,因地制宜,将农业种植、肉兔养殖、屠宰分割、冷鲜储存、饲料加工、油脂加工、生物有机肥生产、旅游观赏和休闲体验等有机结合,形成了现代农业有机循环产业链,为市场提供绿色生态健康安全的有机农产品。目前,宁夏澳中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色有机健康农产品已销往四川、重庆、广州、北京等10多个省市的大型商超。
按照项目规划,将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占地约200亩,其中生产附属用房约5000平方米,饲料储存仓库约3000平方米,商品兔舍约55000平方米,粪污综合利用约1000平方米;二期建设占地约250亩,其中饲料储存仓库约5000平方米,种兔繁育舍约20000平方米,商品兔舍约82500平方米,粪污综合利用约6000平方米,屠宰加工车间约8000平方米;三期建设占地约50亩,包括食品加工、仓储物流等。
“肉兔养殖业具有节粮、安全、营养、低碳四大优势,是‘乡村振兴’的好项目。”宁夏澳中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项目将建立肉兔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肉品安全追溯体系,打造肉兔优良品种繁育及养殖基地。与此同时,项目建成后可提供2000个以上就业岗位,带动400至700个家庭农场增收致富。
绿色农产品加工园:
逐绿而行 点绿成“金”
一头连接田间地头,一头连接市场餐桌,如何让农产品逐绿而行、点绿成“金”?璧山给出的答案是打造绿色农产品加工园项目,让广袤沃野淌金流银。
据了解,绿色农产品加工园项目总投资33.95亿元,占地2000余亩,位于璧山以北,渝遂扩能线七塘下道口,距重庆绕城高速仅3公里。项目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植入健康厨房、休闲食品、中药饮片等特色食品加工和仓储冷链物流配送、电商销售结算等配套功能。
“我们将依托该项目延长产业链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向优势区域聚集,向核心镇街和物流节点聚集,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集中,以加工带动生产、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环节。”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介绍,今年,争取引进加工企业5家,力争纳入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辐射区。
智慧渔业: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渔业是一项民生产业,更是美丽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石。在此基础上,璧山区将与深圳农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智慧渔业项目,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智慧渔业项目总投资1.2亿元,位于七塘镇周家沟水库大坝下游,试验示范基地将建设循环养殖系统71组,包含养殖池、蓄水池、初级物理过滤系统、集中过滤系统、供氧供气系统和积污处理系统等。项目将通过发展绿色生态循环水高效渔业产业,形成规模化、科技化、智慧化渔业养殖新模式,打造集渔业生产、加工、观光于一体的养殖基地。
“该项目是推进地方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产业发展和生态治理的有机结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表示,项目的建成将实现璧山区传统渔业养殖方式的转变,以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保护绿水青山,推进渔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