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报讯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区各部门、镇街纷纷开展品月饼、做花灯、猜灯谜、看表演、慰问儿童和敬老院老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欢庆中秋佳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区妇联
9月7日,区妇联组织开展了以“情暖童心 相伴成长”为主题的2022年中秋节儿童慰问活动。
区妇联工作人员来到七塘小学,与30名困境儿童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孩子的身体状态以及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送上月饼和学习用品等,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并叮嘱学校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陪伴孩子自信、乐观地生活,让他们顺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下一步,区妇联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关注孤困儿童、单亲特困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生活状况,切实为妇女儿童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强妇女儿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记者 杨文广)
丁家街道

丁家街道舞龙表演。 (记者 张翠莲 巫秋云 摄)
“妈妈,我们做的花灯晚上会自己亮吗?是花灯亮还是天上的月亮亮呀?”9月8日上午,丁家街道在莲花坝村开展“喜迎二十大·中秋同欢乐”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社区居民、各村村民和志愿者一起,做花灯、猜灯谜、看舞龙表演。
用竹篾和五颜六色的纸搭出花灯造型,再用胶棒、棉绳等工具进行加工固定,画上喜欢的图案……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村民们也动起手来,制作自己喜欢的花灯。不一会儿,一盏盏漂亮的花灯就做好了,村民也化身为表达节日祝福、传承传统文化的文明使者。
这边花灯制作热热闹闹,那边的有奖猜灯谜活动也趣味十足。“今天我猜对了四五个灯谜,拿到了好多奖品,非常开心。”铜锣社区居民谢和群告诉记者,现场和大家一起猜灯谜、做花灯,既过了一个热闹的中秋节,又能亲身感受传统文化。(记者 张翠莲 巫秋云)
河边镇

河边镇志愿者陪敬老院老人过中秋。 (记者 朱大亮 摄)
花好月圆夜,天涯共此时。9月10日晚,河边镇上演了一场极具古风的中秋拜月祈福会。
圆月当空,洒下柔和的光辉。身着汉服的市民肃穆端重地步入祭坛,传统民俗活动中秋拜月仪式正式拉开序幕。
烛光摇曳,衣袂飘飘,参与拜月的女子依次沃盥净手。随后,她们按照古礼三祭酒、颂祝文,对月敬拜、分食福胙……古朴的仪式饱含大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中秋拜月作为我国的传统习俗,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向山月致敬,祈愿人间。这寄托了风调雨顺、月圆人圆、家和国和天下和的美好祈福。”参与活动的当地居民柏艾瑒向记者阐述了此次传统文化活动的意义。(记者 王淼 张保鹏)
大兴镇
9月7日,大兴镇茅莱村党群服务中心外热闹非凡,村民们聚在一起猜灯谜、话家常、吃月饼,一起庆祝中秋节。
“猜谜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第一个谜语是华佗的妙药,猜一个奥运明星,请作答。”第一个灯谜便难倒了大家,志愿者也不气馁在一旁提示,“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生。”志愿者话音刚落,便有村民猜到了答案,迫不及待地举手作答。大家逐渐适应猜谜的节奏后争相回答,不一会儿,每个人手中都有了好几个月饼。灯谜猜完后,村民围坐在一起吃月饼,分享最近发生的趣事儿,现场其乐融融。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们精心准备了牛肉、五仁等多种口味的月饼,希望通过猜灯谜的方式带大家领略传统节日的习俗,将节日祝福送给村民。”该村负责人介绍说。(记者 巫秋云 张翠莲)
三合镇

三合镇剪纸民俗活动。(记者 尹秀秀 简易 摄)
9月8日,三合镇“剪纸话中秋,桂香品意浓”民俗活动在二郎村举行,当地群众、机关干部齐聚一堂,共同体验剪纸、酿桂花酒等传统技艺,喜迎中秋节的到来。
活动现场,非遗剪纸传承人亲自演示了剪纸的基本技巧,村民们兴致勃勃地拿起刻刀、剪刀,在纸上一笔一画地镌刻出玉兔、月饼等形状,不一会儿,一幅幅形态各异、质朴灵秀的“中秋”味剪纸作品便跃然纸上。
随后,大家还亲手制作了桂花酒,随着金黄的桂花一点点铺满玻璃瓶,一层层晶莹剔透的冰糖覆盖其上,最后加入枸杞、桂圆干、红枣、白酒等材料,淡淡的酒香和浓郁的桂花香瞬间交织在一起,飘散在空气中。
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让沉睡的技艺转化为致富的门路,逐步形成本土特色文化产业,促进了三合乡土文化的普及和发扬。(记者 尹秀秀 简易)
福禄镇
9月9日,福禄镇养老中心开展“月满中秋享欢乐 多彩活动庆佳节”主题活动,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
“大家将面皮搓圆后摊平,然后把月饼馅放在中间,用食指和拇指慢慢向上收口,合拢后放入模具……”活动中,志愿者现场示范了制作月饼的步骤,并讲解了做月饼的注意事项,大家围坐在一起制作月饼,揉皮、包馅、印形状等,一同感受传统民俗文化。老人们参与的热情高涨,不仅享受到了亲自动手的快乐,还传承了中秋团圆文化,增进了老人之间的感情。(记者 任攀)
正兴镇
9月8日,正兴镇组织当地诗词爱好者和璧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在沙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用吟诵诗歌、即兴创作诗词的方式共庆中秋佳节,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活动现场,大家热情洋溢地或朗诵古代经典诗词,或表演诗配乐的舞蹈,通过诗词作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以及对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殷切希望。
会员们诵读了自己创作的《两同心·中秋》《水调歌头·中秋》《鹧鸪天·中秋赏月》等诗词楹联作品,共同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和浓浓的中秋文化。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诗话中秋这样的传统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文学素养,激发了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记者 张保鹏)
健龙镇
9月9日,健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来到辖区11个村、社区慰问空巢老人。
“中秋节到了,我们来给你们送点儿生活物资,祝你们身体健康,中秋快乐。”活动中,志愿者为退役军人和部分困难空巢老人送去了米、油、奶等生活物资,和他们一起拉家常,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据了解,为了把关怀送到老人们的心坎上,除了慰问,健龙镇还组织了“爱心助老行动”,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传递人间真情。(记者 廖健韬 林光耀)
永嘉实验小学
又是一年月圆时,金满桂枝共婵娟。中秋佳节前夕,永嘉实验小学举办了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的文化体验活动。学生们通过猜灯谜、绘中秋、品月饼,体验中秋传统习俗。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知晓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习俗,老师们把收集到有关中秋佳节的资料制作成视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了关于中秋的经典诗词,《静夜思》《水调歌头》《望月怀远》……带领孩子们一起追溯历史,在古诗词诵读里体会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随后,学校还组织开展了吃月饼、猜灯谜等活动,孩子们美美地品尝着月饼,沉浸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该校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能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学生对中秋节的认同和喜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记者 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