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2021-11-12
来源:


国庆健身跑


儿童公园内,孩子们快乐玩耍。


东岳体育公园,市民健身锻炼。


我区举行乒乓球赛


市民悠享健康生活

记者 巫秋云

  清晨,跑步爱好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奔跑在四季常绿的公园里,开启每日新活力;午后,老人们在社区养老服务站切磋棋艺、比拼脑力;放学后,孩子们在足球场上挥汗如雨,传球射门,赢得阵阵喝彩;傍晚,市民们走出家门,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释放压力……在璧山这座美丽城市,人们生活着、运动着、健康着、快乐着。

  近年来,我区以实施群众体育提升行动为契机,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体育空间,全民健身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丰富多彩的健身运动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进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为全民健身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完善场地设施

  打造百姓身边的“健身房”

  “来,弓步压腿,跟着妈妈一起做,腿要绷直不要弯。”11月3日傍晚,家住鸥鹏凤凰城的市民凯燕带着孩子在紫陌公园做热身运动,不时叮嘱孩子动作要做到位。

  “之前我和孩子都是在观音塘湿地公园锻炼身体,紫陌公园修建好后,从家走十多分钟就到了,非常方便。”凯燕说道。

  紫陌公园是一座坡坎崖公园,是利用城市“金边银角”建立起的“家门口”的公园。我区将健身器材、公共座椅、休闲步道等基础健身设施搬进这里,把这块占地50余亩的边角变成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不仅如此,为了让越来越多的璧山人过上便捷、健康的休闲健身生活,我区还着力建设社区健身点,逐步完善基础健身设施,推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

  在北门社区健身点,健身设备一应俱全,可满足多个年龄段市民的锻炼需求。

  “以前只能走到大成广场去跳广场舞,现在,在家门口的健身点就可以体验各种健身器材,每个月还要开展不同的活动,大人小孩都爱来这里。”居住在北门社区的苏奶奶说。

  2020年,我区新建来凤街道东街社区、健龙镇龙江社区等4个社区健身点,每个健身点配有1至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月定期开展活动。

  而在农村,我区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闲置场地,基本完成建设“一场两台”,即一个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两张室外乒乓球台,如今覆盖率达到100%。

  发展体育事业,基础设施先行。近年来,我区积极兴建小型、多样、实用的公共体育设施。随着东岳体育公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会足球场、社区健身点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相继投用,璧山正逐步实现市民15分钟通勤半径可达公园、广场、健身点。

  目前,我区已建成体育公园2个、汽车露营地1个、社会足球场11个、社区健身示范点25个,体育场馆和学校运动场馆免费、低收费向市民开放。

  加强体育培训

  推广普及全民健身知识

  “眼睛平视前方,双腿打开与肩同宽,手要稳,不要着急,慢慢来……”11月4日,在区体育馆内,王茂菊正为大家仔细讲解柔力球的运动技巧,并进行示范教学。

  他们舞动着手中的柔力球拍,轻划圆弧,迎、引、抛等动作行云流水,时而跨步、时而转身,走、跑、跳、打,一气呵成、张弛有度。

  王茂菊是区柔力球协会的一员,也是区“好体育人”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她常常利用业余时间为群众送技能、教诀窍、免费培训柔力球技能。

  据了解,区“好体育人”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200余名,志愿者们在社区、广场、公园、学校开展包括国民体质监测、群众体育健身指导、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内的一系列体育惠民活动。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免费、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市民们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正确的健身技巧、自发的健身观念等短板逐渐显露。”区文化旅游委体育科相关负责人说,建立区“好体育人”志愿服务队旨在提高市民健身意识和科学化健身技能。

  只有全民健身的“水”涨起来,群众体育运动的“船”才会高。目前,我区共有17个体育协会,会员2000余人,各体育协会在区体育局的统筹下,开展零门槛零距离服务,在区体育馆、体育中心、体育公园设置志愿服务岗,推广和普及全民健身知识。

  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区体育局还着手推动体教融合,加强竞技项目训练,培养了大量体育后备人才,我区青少年体育学校被评为重庆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田径)。截至目前,我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有2000余名。

  如今,免费或低收费的体育培训、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逐渐从市民生活的“调味品”转变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璧山正用科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健着人们的体魄,滋养着人们的心田。

  云集体育赛事

  为城市注入运动活力

  近年来,校园足球联赛、中小学篮球赛、中小学乒乓球赛以及职工篮球赛、职工乒乓球赛等逐渐成为区内固定赛事,在丰富市民生活的同时,也选拔出一批优秀健儿代表璧山参加市级比赛,并在重庆市第六届运动会、市第四届老年人健身运动会、市全民健身运动会上获得佳绩。

  市第六届运动会上,我区累计参加18个比赛项目,获得金牌18块、银牌17块、铜牌21块,3个代表队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在市老年人体育健康运动会上,我区获得3个金奖,5 个银奖,1个铜奖,3个体育道德风尚奖。

  走得出去,还要引得进来。璧山半程马拉松赛于2018年创办,是我区首个中国田协注册马拉松赛事,已成功举办4届。今年4月,12000名参赛选手跨过璧山多个公园和地标性建筑物,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体验这座公园城市的魅力。

  作为璧山的又一大品牌赛,尚战·秀湖论剑同样引人注目。今年5月,在古色古香的秀湖公园里,峨眉、少林、武当三大名门精英齐聚一堂,来自中国、泰国、伊朗、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5对职业拳手同台竞技,论剑秀湖。从今年起,尚战·秀湖论剑活动将连续五年在璧山举办。越来越多的国际化赛事落户璧山,为这座小城注入新的运动活力。

  我区以实施群众体育提升行动为契机,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半程马拉松、全民健身运动会、武术技击对抗赛等全民健身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广阔的公共体育空间和高品质的服务。

  据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抓好群众身边的设施建设,确保缙云山生态环山道路、金剑山登山步道等全民健身功能项目落地;组织开展各类高质量的全民健身活动,办好乒乓球、篮球等传统赛事的同时,引进更多市级、国家级高品质赛事品牌落户璧山;抓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逐步培养复合型跨界人才,加强区“好体育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下沉到学校,发挥模范作用,推进全民健身,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促进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区体育局供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