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大兴镇 “清水鱼”获丰收 生态环境与集体经济双提升
2021-10-25
来源:


“清水鱼”捕捞现场,村民争相购买。

  “开始收网了,你们往这边拉点……” 10月19日,大兴镇石鼻村敬老院山坪塘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几位捕鱼工人正忙着收网,迎接今年的丰收。

  得知今天要捕鱼,村民们早早围在岸边,等着鱼儿“上岸”。“给我选一条大的。”“我要两条。”......一条条又大又肥的鱼刚捞起来,村民们就迫不及待拿着袋子挑选,工作人员一边称重、一边登记,现场十分热闹。

  “我们从船形村过来的,自己买了几条,还帮邻居带了十来条,一共买了三百多块钱的鱼。”船形村村民曾永清告诉记者,村民知道“清水鱼”没有投放饲料,肉质好,又鲜又嫩,吃起来放心,大家都争着买。

  如此受欢迎的“清水鱼”除了肉质鲜嫩外,还十分“绿色”。“水里的鱼都是靠吃浮游生物长大的,健康无污染。”石鼻村党支部书记刘兵介绍,在饲养过程中,全村每个山坪塘都有管护人员,负责清除杂草和白色垃圾。从投放鱼苗开始,山坪塘会被实时监督,同时配有联网监控,一旦出现垂钓、排放污水、倾倒杂草等破坏水质的行为,便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确保鱼生长在一个纯天然的自然环境中。

  通过饲养“清水鱼”,原来的臭黑水塘变成了今天的清水鱼塘,山坪塘水质得到改善的同时,也为村里带来了收益。

  “今天一共打了1000多斤鱼,卖了一万多元,接下来还要陆续捕捞其他山坪塘的鱼。”刘兵告诉记者,村里一共有13口山坪塘养了鱼,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几万元的收入。

  不仅在石鼻村,大兴镇还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清水养鱼。目前,全镇投放鱼苗水域面积达1700余亩,投放了花鲢、白鲢等30万尾鱼苗。

  “清水养鱼过程中,我们严格实行‘三不投’‘三禁止’要求,力求为市场提供质量安全有保障的鱼,打造璧山‘清水鱼’品牌。”大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清水养鱼收益分配按照库(塘)权属,“集体投入、集体管理、集体受益”的原则,有效保障集体经济收入。

  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大兴镇实施清水养鱼的水库、山坪塘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标准。目前,全镇已打捞成鱼7900余斤,增加村集体收入5.8万元,预计还将打捞5.2万斤。

  以鱼护水,以水养鱼。如今,这样和谐共生的养鱼方式让“清水鱼“的名片越来越响亮,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丽,农村产业越来越兴旺。

  (记者 朱大亮 张翠莲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