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村民口中的“天价水”如何成了“白菜价” ——看璧山如何以党建引领治理农村用水乱象
2021-08-18
来源:


居民又重新用回了干净、平价的自来水


党员干部了解群众用水情况


党员干部向群众宣传用水政策


“水管员”检修供水设备

  首席记者 谢捷 文/图

  来凤街道三星村,最高60元/吨的“天价水”,让人直呼“水比肉还贵”,几百户村民被迫在三年间相继放弃自来水,重新回到了田间地头找水吃的“过去式”。

  正兴镇沙塝村,村民夜里洗澡全得看“运气”,因为很有可能刚抹好了香皂、沐浴露,热水器就突然没水了,气愤之下大家干脆集体拖欠水费。

  水价高得离谱,水压长期不稳,一度时间,这些乱象,在我区农村却真真实实地存在。

  事实上,自2009年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璧山实施以来,多数村、组、户都通了自来水,但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管材质量差、群众管水护水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跑冒滴漏多、水压不稳定、水费收缴难、水价成“天价”的恶性循环。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为治理农村用水乱象,2020年初,我区决定发挥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群众合力管水护水,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水价治理”的新路径。

  一年多时间以来,水价降了、水质好了、村民乐了……村民口中“比肉还贵”的“天价水”变成了大家都用得起的“白菜价”。

  管理不畅 “民生水”成“天价水”

  “那时候大伙儿都高兴啊,都感叹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8月12日,回忆起10年前村里通自来水时的情景,来凤街道三星村5组村民冷蔚光仍记忆犹新。盼了多年的自来水总算是通了,冷蔚光还专门操持了一桌饭菜,邀请邻村的亲戚朋友到家好好“撮”了一顿,以表喜悦之情。

  然而,冷蔚光的喜悦却没能持续太久。

  “三星村的自来水来自相邻街道的水厂,经主管道接到村委会,然后通过支管分到每个组。”三星村党委书记傅荣卯说,主管管线有8公里长,分到每个组基本在2到3公里以上,而支管是管径细、管壁薄的PVC材料,多埋藏于草丛中、水田旁、石板路下,村民劳作或是农用机械碾压等,稍不注意就会对水管造成损伤。

  “水厂只负责供水,水管的维护责任主要在村里,因为没有专门的水管员,加之管线长、分布情况复杂,水管受损后很难及时发现和维修。”傅荣卯说,这样一来,水管跑冒滴漏便成了家常便饭。

  “水管跑冒滴漏,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供水不稳定和水价偏高。”傅荣卯说,农村自来水基本上是一组一表,水厂每季度按照总水表计量,总量平摊到每户计算水费,水管跑冒滴漏多,平摊到每户的费用自然就高。

  少则每吨10多元,多则每吨20多元。据了解,三星村自2009年通自来水后,水价便一直居高不下。2014年,1组、2组村民集体弃用自来水,2015年,3组、4组村民也纷纷效仿;2016年,5组的一处水管爆裂大量跑水,一个季度下来每吨水费竟然高达60元,成为了压垮该组村民用水的最后一根稻草。

  “水比肉还贵,真是看得见,用不起啊!”傅荣卯说,到2016年,三星村有一半以上的村民要么拖欠水费,要么宁可到村外水井、小河里挑水吃也不再用自来水。

  三星村的问题并非孤例。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管材质量差、群众管水护水意识淡薄等原因,我区不少村、组都不同程度存在群众吃水贵问题,部分村陷入工程无人管、管理难、水费欠缴的恶性循环,全区累计欠缴水费高达380万元。

  党建引领 “天价水”变“白菜价”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本是便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可“看得见、喝不起”的自来水,却让民生工程变了味。

  问题当前,如何破解?2020年初,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璧山区聚焦问题的主要矛盾,提出在全区吃水贵、吃水难的村(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群众合力管水护水的创新举措,自此,“党建引领、水价治理”成为了璧山农村党建的“一号工程”。

  此项工作的关键一招在于成立用水户协会。

  在来凤街道三星村,党委书记傅荣卯主动担任用水户协会理事长,全村村民小组长和党员干部担任“水管员”,并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全村1053户村民加入用水户协会。

  协会成立后,一改过去管网无人管的窘境,而是交由协会统一管理,专人定期巡查、及时维修。

  去年夏天,冷蔚光家的水龙头损坏一直跑水,情急之下他拨通了村专职“水管员”彭光华的电话,不一会彭光华便带着工具赶了过来。

  “这要在过去,户外水管跑冒漏滴都没人管,更别说有专人上门来维修了。”彭光华的“上门服务”,令老冷又惊奇又惊喜。

  自去年以来,村党委牵头成立用水户协会,由党员带头“管水”后,三星村实现了“水价降下去、水压升上来”的转变,如今三星村平均水价在4.5元/吨。

  和三星村不同,正兴镇沙塝村的用水矛盾主要集中在水压不稳定上。

  据沙塝村党总支书记罗泽洪介绍,该村地势较高,从水厂出来的自来水虽然经过二次加压,但有些村民小组还是水压不足。“一度时间,村民夜里洗澡全得看‘运气’,因为很有可能刚抹好了香皂、沐浴露,热水器就突然没水了。”罗泽洪说。

  在开展“党建引领、水价治理”工作中,沙塝村也成立了用水户协会,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彻底解决供水不稳定的问题。

  “经过反复查看、综合考虑,我们决定新增一个加压泵,将饮用水进行再次增压。”罗泽洪说,加压泵安装后,位置偏高的几个村民小组的用水难题终于得以解决,用上了稳定的自来水。

  “党建引领、水价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各村(社区)干部、党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包片包线巡查供水管网设施,包户包表联系住家周边用水群众,他们不但主动缴纳水费,还成立了党员先锋岗,党员带动周边居民主动管水护水,管网漏损率得以大幅下降。据统计,目前,全区150个村(社区)全覆盖规范成立用水户协会,用水户入会率100%,农村饮用水漏损率已从过去的35%下降到不足10%。通过“党建引领、水价治理”,村民们也喝上了价格更低、水质更好的“平价水”,最低水价仅为每吨3元左右。

  党群合力 “平价水”到“水养水”

  水价降了、水质稳了,在用水户协会运行过程中,各村还纷纷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创新开展水价治理工作。

  今年5月,正兴镇沙塝村用水户协会召开了半年一次的理事会,除总结前阶段工作外,还对用水积极户、缴费积极户、优秀“水管员”等进行了表彰,颁发了洗衣粉、食用油等小礼品,其中专职“水管员”还获得了800元的一次性现金奖励。

  “现在我们村的用水户协会已在区民政局正式注册登记,并开通账户实现了实体化运行。”罗泽洪说,实体化运行后,村里用水的大事小情都由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商量,水费收支也由大家共同抉择。

  2020年一家混凝土企业入驻沙塝村,经用水户协会商议,按照每吨5元的价格对企业收取水费。“这个价格低于每吨7元的工业用水市场价,但又比村民缴纳的每吨3.2元的自来水价格高一些。”罗泽洪说,这样一来,企业愿意缴纳水费,高出的价格部分又让协会有了结余。

  除此之外,沙塝村还不断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激励大家主动参与管水护水,目前村里的饮用水漏损率已下降到6%。罗泽洪告诉记者,水厂在收取水费时,有20%的容损率,比如100吨水只收取80吨的费用,漏损率的下降,让协会又多了一部分结余。

  据了解,自去年用水户协会成立以来,通过创新举措,沙塝村已结余经费12万元,这些经费主要用于供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实现了“以水养水”。

  一方面是党员带头管理,另一方面,在“党建引领、水价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强化硬件设施建设,全面改造农村供水设施。目前,区水利局已在全区各村(社区)全覆盖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过去管细、易损的PVC供水管网,全面升级改造为PE供水管网,从源头上减少漏水率。

  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实践,我区初步探索建立了以村(社区)党组织为引领、以用水户协会为主导、以农村群众广泛参与为支撑的“党建引领、水价治理”方式。下一步,我区还将深入推进“党建引领、水价治理”工作,让更多群众持续稳定喝上放心水、平价水。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