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瞰河边镇

环卫工认真做好道路保洁

群众从鲜花盛开的绿化带旁经过
道路干净整洁、鲜花绿植整齐靓丽、商铺经营规范有序、场镇交通秩序井然……行走在河边镇,目之所及,无不让人眼前一亮。近年来,河边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场镇环境打造,在精细化管理上下硬功、出实招,场镇及乡村“颜值”大幅提升,辖区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盈。
清扫保洁再细致
7月7日,当清晨的阳光洒向大地,环卫工人戈有红准时来到河福路,开启一天的清扫工作。只见她一会儿弯腰拾起地上的垃圾、纸屑,一会儿蹲下身子拔除绿化带里的杂草,动作敏捷又细致。
戈有红告诉记者,为给群众提供舒心的出行环境,自己每天上午下午都会沿着划分的清扫区域走一圈,随时保持路面、绿化地、公厕整洁干净。
同样,在铁石村,58岁的韦绍勇驾驶着一辆蓝色小型环卫车沿着乡村干道开始了新一天的保洁工作。捡起沟渠里的白色垃圾、扫起路旁的落叶……一路上,韦绍勇走走停停,不放过任何一处死角。
这是河边镇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净化场镇环境的生动写照。
“根据城乡环卫工作繁杂这一特点,我们建立健全了场镇、村庄、道路、渠塘、公厕保洁标准,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全镇保洁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河边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以外,该镇还建立了管理平台,为所有环卫工人机动设备安装GPS和监控系统、对讲设备等,既确保安全运营,也实现了全镇环卫作业监管“可视化”。
农村点多、面广、线长,如何高效、便捷实施环卫作业?针对这一难点,河边镇为农村保洁员、垃圾分类专职人员、垃圾转运等人员专门配备了机动设备。
“目前,我们已采购环卫电动三轮车14台,皮划艇3艘,切实让环卫工腾出双脚,快干、干好。”河边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构建统一收集、集中清运、无害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目前,河边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现了常态化、规范化运行。
“现在村里主干道真是越来越干净了,这还得多亏了每天来回穿梭在马路上的清扫车和环卫工人呀!”铁石村村民谢维碧颇有感触地说,“我们也要主动增强保护环境意识,主动将垃圾分类投放至指定区域,以实际行动为清洁家园做一份贡献。”
绿化美化再加力
休闲步道蜿蜒曲折,花草绿植高低错落,小河汨汨流淌……6月29日一大早,家住同心村的朱女士与邻居一路说说笑笑散步到了沿河公园。
“公园沿路花草树木挺多的,而且造型别致,各有特色,每天来走一走,看一看,觉得心情也会变好。”朱女士表示。
“以前,这边是荒坡和田地,到处是杂草。”谈及沿河公园的变化,朱女士感慨。她告诉记者,如今的沿河公园,经过政府重新规划,丰富苗木配置,在沿线栽植1300余株花木,以及9000平方米琴丝竹等,极大提升了公园整体美感,成为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除了沿河公园,近来刚打造完成的田园路也成为村民新的“打卡地”。清新淡雅的格桑花、高贵的月季花、笔直挺拔的绿竹……梦幻而唯美,村民们从此经过,或赏花之色,或闻花之香,沉醉其中。
城市道路是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为改善道路两侧环境,河边镇陆续投入近100万元,积极增绿植绿添景,在场镇内部、城乡结合部及场镇连接主干道坡坎崖绿化栽植苗木。
“以线路绿化为主线,我们重点栽种月季、木春菊、栀子花、春娟、三角梅等四季花木,易活易管理。”河边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来,累计实施了近10000平方米的坡坎崖绿化栽植,既绿化美化了道路环境,也为行人、车辆创造了舒心优美的出行条件。
不仅如此,河边镇还在全镇收集猪槽、水缸、磨子、对窝等300余个,用于场镇微景观布置,成为该镇一道新风景。
如今,全镇绿化面积显著增加,空气清新,满目青翠,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倍感幸福和自豪。
市容秩序再规范
“为了吸引更多顾客,以前这些店铺都把商品摆到门口的人行道上,一到赶集天,就容易造成拥堵,现在货物搬进了屋,过路顺畅多了。”说起如今的场镇环境,居民刘小红十分满意。
这是河边镇重拳治理市容秩序乱象的成效。近年来,该镇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对市容市貌进行打造,提升整体形象,提高市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进一步维护场镇的环境,给市民们营造一个安全、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每天早中晚安排执法人员严守进场口,采取定点值守和流动巡查的方式,对超重、乱倾倒的渣车进行严查。”河边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执法人员还重点巡查河铜路两侧经营户,发现有越过经营范围外的要求其全部退路进店,发现商户门前乱搭乱建、乱摆乱放、行道树及市政公共设施上乱拉乱挂的则要求及时清理,时刻保持店前整洁有序。
但要真正实现整改彻底,仅靠政府单方面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多方合力,尤其是获得市民和经营户的理解和支持。为此,该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一方面利用巡逻车播放宣传占道经营相关制度,向经营者打“预防针”,一方面挨家逐户向经营业主宣传文明经营理念及占道经营的危害性。
“对于个别不听劝阻、屡教不改者,我们还将依法对其占道经营工具进行暂扣处理。”河边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0年5月以来,共开展巡查257次,出动1000余人次,发现并解决城市管理问题1000余件,整治成效显著。
基础设施再升级
“没想到我们这里的夜晚也能像城里一样,亮亮堂堂的,现在出来玩的人都多了不少。”6月30日,夜幕降临,319国道两旁楼房上的灯光亮起,居民王珍荣吃完晚饭,沿着街道散步。
“路灯、亮化问题看似事小,实则关乎百姓的安全感与社会和谐程度。”河边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方便群众出行,彻底解决市民关心的“摸黑路”问题,2021年,全镇共投入290余万元,不仅为场镇内主干道沿线及政府办公楼片区建筑物实施墙体灯饰,还改造更换了所有路灯及线路,延伸了亮化里程。
“其中一期工程已于春节前完工亮灯,如今,场镇也有了自己的夜景灯饰,河边镇形象、品味和档次有了较大提升。”河边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做好“亮化工程”,车辆停放秩序也是提升场镇形象与品位的重要一环。在河边党群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地,记者看到,一辆辆汽车、摩托车有序停放,一改往日乱停乱放的现象。
“包含这一处停车场在内,场镇一共建设有3个停车场”。河边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辖区乱停乱放及车位少这一情况,我们采取清理僵尸车、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空间建设停车场、增设摩托车和机动车停车位的方式,让市民的车有位可停。”河边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镇还提前一个月通过微信群、QQ群、短信、村(社区)干部会议等发布场镇机动车停车秩序管理公告,同时,安排专人发放宣传告知单,让广大市民充分了解和参与场镇停车秩序管理。
除了路灯延伸照明、新建停车场等,令当地老百姓欣喜的远不止此。新建2座公共厕所、更换排污管网、升级改造宣传公示标志标牌、拆除破损户外广告……河边镇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加强人性化管理,为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记者 朱大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