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赋能乡村振兴 绘就时代新画卷 ——广普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2021-07-05
来源:


“凉伞云遮”一景


村民们在马鞍村文明院落聊天


万方苗圃场工作人员查看松树长势


俯瞰登云坪

  记者 何燕雯 见习记者 杨翕越 文/图

  远山如黛,近水潺潺。乡韵悠悠,村风融融。

  清晨日暮,漫步于广普镇乡村大地,白墙黛瓦、绿树摇曳,农家小院鳞次栉比,村口车辆川流不息,产业发展有声有色,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村民热情有礼。

  2020年,全镇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85.5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708万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09万元;全镇115户建卡贫困户均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全部兑现……

  今日的广普镇,正朝着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文旅融合方向转变,逐渐构成了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展现出新农村发展的勃勃生机,更托起了广普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明院落家家建 淳朴乡风户户传

  “你们回去把院子好好打理一下,需要帮忙的一起搭把手,这样我们组评选文明院落的机会就更大了,我们的目标是拿下1000块钱的奖励!”6月29日中午,家住马鞍村2组的村民毛德元正兴致勃勃地向村民们分享着庭院建设的经验,鼓励大家不仅要做到“自家美”,还要帮助别人实现“家家美”。

  走进毛德元家,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庭院、满院的花红柳绿,庭院外栽满了蔬菜和瓜果,让人好生羡慕。

  “平常村里有打扫卫生的活动,我也会积极参加,还会号召左邻右舍把卫生都打扫干净。”毛德元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家里亮堂了,人的心情也好了,还可以用积分兑换奖品,村民们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今年6月,广普镇以“和谐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广普”为主题,评选打造农村文明院落示范点,全镇8个村45个村民小组参与打造评选,由每个村民小组推荐5—10户组成一个院落参与评选。

  “我们会按当年累计积分由高到低评选出10个文明院落,以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1000元、800元、600元,以此激发群众开展家园清洁的主动性和荣誉感。”广普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乡村振兴既要环境优美,也要乡风文明。广普镇围绕“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不上交”的治理目标,设立了“乡风治理先锋岗”,建立“党员责任区”,保证每个村民理事会、院管会至少有1名党员。通过德贤明理堂、文明积分、红黑榜发布、丰富院落文化供给等工作,推进移风易俗、院落文明新风建设。

  如今,广普镇累计评选文明院落8户、平安院落8户、最美家庭8户,评选好公婆3位、好媳妇3位,进一步促进了辖区村民良好生活习惯和优良家风的养成,达到“外美内秀”。

  特色产业促发展 幸福生活自然来

  作为“璧南生态区”,广普镇气候温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种植花椒得天独厚的优势。

  “小魏,今年花椒又丰收了哟,看你笑的嘴都合不拢了。”6月29日,广普镇柏杨村3组,前来收购花椒的重庆市富莉萱农村合作社的尹道富调侃村民魏继发。

  “尹大姐莫笑话我了,全靠现在政策好,你快来看我新买的花椒筛选机和烘干机。”魏继发边说边把尹道富请进屋。

  “今年花椒挂果好,花椒粒也大,价钱比去年高了接近一倍!”该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普镇花椒种植面积8000余亩,产量达7000吨,产值接近1亿元。

  为解决花椒加工和储存问题,广普镇修建了花椒烘干厂房对新鲜花椒进行精加工。目前,已建成规模化烤椒房20余家,家庭小花椒烤房30余家,花椒农业专业合作社10余家,建成我区首个花椒色选场1个,带动了6个村的村民就业增收。

  独特的小气候,不仅孕育了让广普人民致富的“金豆豆”,还培育了另一个富民产业——登云坪脐橙。

  近年来,广普镇在区农业农村委的大力支持下,从科技示范着手,从单纯的种植发展成为集种植生产、精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群,使登云坪脐橙走上了规模产业化经营之路。

  2020年,坪中村登云坪脐橙种植面积已有5000余亩,产量达3000余吨,年产值1200余万元。

  除了花椒和脐橙,广普镇立足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苗木产业。

  2002年,该镇马鞍村吸引了在外创业发展的家乡人万东良返乡,建立了璧山区万方苗圃场,该公司主要以发展高品质苗木、高端园林盆景为主。

  如今,万方苗圃场已发展成500余亩的苗木重点基地,紫薇、桂花、千层金、白玉兰、红枫等20余种苗木在基地“安家落户”,公司年销售额500余万元,带动了周边80余人就业。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苗圃发展实际,打造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发展之路,让产业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助推产业振兴,带领村民一起创业致富!”万方苗圃场负责人坚定地说。

  打造乡村后花园 建立文旅新地标

  从广普镇场镇往南,经过蜿蜒的山间小路,就来到了坪中村。眼前干净整洁的生态廊道、大方别致的农家村居、古朴厚重的文化故地,无一不诉说着这个村庄的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

  村里有一块突兀而起,较四周高出200多米的台地,上山时,山路崎岖陡峭,上山后,却又一马平川,开阔宽广,四周常年云雾缭绕,因而得名“登云坪”。

  在坪上,有一直立小石,仅三四尺长,小石上戴有一块大石,大石平整圆润,形状酷似伞盖,能容纳百余人,令人叹为观止,故被称为“凉伞云遮”,被列为璧山八景之一。

  去年,广普镇深入挖掘生态旅游资源,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引进了“云坪影食台”项目,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该项目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理念,以现有的特色景点和文化背景为依托,打造生态有机现代农业与城郊乡村旅游业联动发展,尽显乡村自然之美、文化之美、休闲生活之美。

  未来,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农耕、蔬果采摘的乐趣,可以探索垂钓、乡村美食的奥秘,还可以感受山地越野赛车竞技的刺激。清晨时,朝阳从中梁山脉缓缓升起,云海中偶尔浮现出农家房屋和树梢,美景尽收眼底。夜幕后,与亲朋好友在泡泡屋里露营,在夜色下“追”星星、露天看电影,浪漫至极。

  如今的广普镇,时刻以“生态之地、人文广普”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开放之姿、热情迎接各地游客朋友到来,一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广普大地上徐徐展开。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