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展示数字油画。(记者 谢捷 摄)

区妇联开展“稳岗促就业”服务活动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实现了全覆盖

大学生志愿者教留守儿童做中国结。

优美的城区环境为妇女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记者 谢捷 摄)
自2011年实施第三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以来,我区坚持每年把财政收入的60%用于民生领域。十年来,区财政投入妇幼保健、医疗卫生、扶贫等与妇女儿童工作相关领域资金共计67.8亿元。
2016年起,我区根据妇女儿童人口数量(当年户籍女性人口和0—17周岁户籍男童人口),按照每人每年1.1元的保障标准安排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专项经费,并按每人每年0.1元的标准逐年增加。
透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全区对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投入逐年增加,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事业的经费投入力度,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了全区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让妇女儿童事业呈现崭新气象。
多措并举保障妇女儿童需求
民生保障好不好,人民幸福指数高不高,妇女儿童享受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关注是重要标尺之一。
区委、区政府将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写入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政府工作督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体系。成立璧山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明确38个成员单位职能职责,认真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区政府常务会坚持每年至少1次听取妇儿工委工作汇报,多次研究妇女儿童在教育、健康、社保、维权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了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领导。
同时,区财政加大妇女儿童工作经费投入,累计投入教育经费103.8亿元、卫生经费66.4亿元,投入与妇女儿童工作相关的妇幼保健、医疗卫生、扶贫等工作共计67.8亿元,从经费上支持妇女儿童工作发展。
为提高妇女儿童健康卫生保障水平,我区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实施,12项医改便民措施全面落实,2020年婚检率提高到82.37%。孕产妇产前检查率持续维持在94%以上的较高水平,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均为100%。0—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连续十年超过80%。
近年来,我区妇女儿童民生改善显著,妇女参与决策管理程度不断提高,妇女儿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妇女儿童维权力度得到加强。
区妇儿工委办公室与区妇联办公室合署办公,设编制1名,妇儿工作有专人负责。区妇儿工委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各成员单位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工作指导,建立目标考评、监测评估、定期通报等保障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联席会议,通报指标完成情况,研判重难点指标,督促工作进度。
目前,我区区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女性分别占34.6%、31.2%,15个镇街女干部配备率达100%。充分发挥妇女在民主参与中的作用,全区村(社区)妇联组织组建率达100%,优秀妇女进村(社区)两委达100%。
为充分发挥女性在创新创业中的“半边天”作用,我区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网商交流大会及电商精准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会,开展“返乡农民工招聘会”“春风行动”招聘会等方式,积极推动妇女创新创业。同时,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资市场等运用电商平台,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为广大妇女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持续优化妇女儿童生活环境
随着国家对妇女儿童受教育程度的重视,我区不断加大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目前全区有独立建制公办园4所、学校附设幼儿园54所、公办民营普惠性幼儿园25所、民办园61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2%,在全市率先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十年来,我区对55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进行了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实现全覆盖。女童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8%以上。并成功创建社区教育市级示范区,配套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现全区189个村(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和84所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
同时,我区定期开展健康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及咨询活动,全力推进“两癌”免费检查宣传服务工作,近年来共救助“两癌”贫困母亲275名。组织开展了“母亲邮包”“困境儿童微爱行动”等爱心捐款活动,将困难妇女儿童纳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范围,还成立了璧山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巾帼法律服务志愿团,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此外,持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创新开展“优良家风党员家庭”“书香家庭”“绿色家庭”活动,形成了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通过“弘扬好家风万家行”活动,在全区广泛征集“好家风好家训”2000余条,并将优秀家风家训故事或历史优秀家风家训典故编排成小品、情景剧等艺术形式,深入广场、乡村进行展演,引导群众重家风、重家训。
区妇联还联合区相关部门开展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在基层妇女儿童之家开展“禁毒”“预防安全事故”等主题知识讲座,宣传预防安全事故知识,有力提高了广大妇女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努力,我区文化氛围日趋浓厚。近年来,我区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新建图书馆1个,现有图书馆藏书约25万册(件),实现门户网站、共享工程平台、图书集成管理系统的整合。完善镇街、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全民阅读宣传推广,通过举办成果展、发放宣传资料,开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培养传播阅读理念。
为美化城市环境,我区组织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参与“最美阳台(庭院)”评选,通过动员发展7600余户居民楼院立体绿化、打造25条立体绿化示范街区,推进城市立体绿化建设,打造会呼吸的“绿色小家”,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绿色生态、低碳环保意识。
绘就妇女儿童工作“同心圆”
按照《儿童发展规划》成长环境重点工程“儿童之家”建设要求,我区在建设 10个试点“儿童之家”的基础上,探索出有场地、有设施、有制度、有人员、有活动、有记录的规范化建设路径。
区妇儿工委办充分发挥议事协调机构作用,积极争取将“儿童之家”建设纳入区人大、区政协视察调研项目,组织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专题视察。近两年来,区妇联从全面加强阵地建设,规范日常管理运行,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三方面着手,在规范、实用、特色上下功夫,坚持硬件建设适应儿童身心发展需要、日常管理做到安全有序关爱到位,指导全区“儿童之家”建设全覆盖,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活动场所,形成了“建、管、用”并重的工作常态。
改善妇女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归根结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我区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以来,逐年增加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财政投入,为妇女儿童生存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方面得到质的提升。
我区通过开展就业培训和投放创业担保贷款,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条件;连年新建和改扩建学校,提高妇女儿童受教育程度;建成区人民医院三甲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三级创建持续推进。近三年,区财政划拨200余万元用于“儿童之家”建设。
此外,区妇儿工委38个成员单位各司其职、资源整合、协同配合、共同发力,建立联络员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妇儿工作。成立妇儿工委监测评估领导小组,对全区妇儿发展规划实行动态监测,把握规划实施进程,共同绘就妇儿工作“同心圆”。
接下来,区妇联将进一步协助司法部门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特别是侵害妇女儿童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震慑力。强化教育公平,坚持“机会公平,发展均衡”的办学思路,优化教育资源合理布局,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提高卫生保健水平,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疫规划和重大妇幼卫生等项目加快实施,全面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全区妇女儿童事业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取得新发展。(记者 何燕雯 除署名外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