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家发正在练习书法
一支毛笔、一方砚台,一张宣纸、一缕墨香。八塘镇敢英村7组年近九旬的杨家发老人初心不改,在自家房屋设立农家书法屋,用书法作品献礼建党100周年。
6月18日,记者在杨家发老人的农家书法屋看到,一幅“中国梦”的书法牌匾挂在墙上,黑底金字,格外醒目。在2层楼高的农家书法屋里,挂满了60余幅书法作品,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的沧桑巨变、乡村振兴和新农村面貌。
今年89岁的杨家发,是一位有着67年党龄的老党员。小时候受其父亲影响,6岁学习书法,跟着父亲摆摊卖字,并慢慢练就了一手自成一派的笔法,字体锋圆笔润,如行云流水般潇洒。
22岁那年,杨家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那代人穷过苦过,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杨家发说,从入党那天起,他就立下了要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为党的事业奉献终生的誓言。
参加工作后,杨家发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沧桑巨变,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退休后的生活变得悠闲,我便加入了金剑山诗书画社,重新提笔练起了毛笔字,对红色主题的书法字尤为感兴趣。”杨家发说,他还因此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时常在一起切磋书法技艺。
在建国60周年时,杨家发以“中国农”为主题出版《杨家发书法籍》,建国70周年时,他又将诗友的乡土诗词整理后,书写出版了《乡土诗词一百首》。
如今,杨家发虽已年近90岁,却依然不舍得放下手中的毛笔。今年初,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杨家发自筹自办,把自家的房屋设立成农家书法屋,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把党史故事和歌颂党恩的诗词歌赋书写好,进行裱框后挂在书法屋的每面墙上和走廊上。
一幅书法作品,一个红色烙印。杨家发的每一笔都苍劲有力,饱含着对党的一片深情。
“作为全村党龄最高的老党员,我想用书法之美见证百年党史,为建党100周年出一份力,祝愿我们的党继续大踏步地前进,实现中国梦!”杨家发坚定地说。(记者 何燕雯 见习记者 杨翕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