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祖容用方言为村民讲党史
“1952年9月29日,战斗打响,黄家富所在的5人爆破小组扑进敌人阵地时,敌人用大炮、机枪组成交叉火力,4名战友相继负伤或牺牲……”4月21日,一场党史故事院坝会在健龙镇白果村3组巴渝新居生动上演,“小城故事”宣讲队成员陈莲正绘声绘色地讲述当地“一级爆破英雄”黄家富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
听着台上的讲述,回忆起那段艰辛的岁月,一位70多岁的老党员不禁老泪纵横:“那个年代,吃不好,穿不暖,战火纷飞,死伤无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得太不容易了,都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啊!”
陈莲是我区“小城故事”宣讲队的一员,她和队员们在宣讲中,将党史和璧山红色故事相结合,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据了解,“小城故事”宣讲队成立于2014年,由百姓名嘴、基层党员干部、本土人才等组成,通过讲群众身边的小事、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事,全方位疏通群众思想“堵点”,让他们听得懂、有所获。
这边“小城故事”宣讲队讲得火热,那边“乡贤回村”宣讲队同样备受欢迎。在广普镇周家村,中学教师卢祖容回到自己的家乡,和父老乡亲们围坐在一起,用方言讲起了党史。
当问及最近的生活,大家瞬间就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周围的土地都是荒废的,现在种上了花椒,大家日子越过越好了。”“这片土瓦房进行了人居环境改造,个个来这里的城里人都说好漂亮,很羡慕我们。”……
周家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体村民有目共睹。大家都说,有了党的好政策,才有了老百姓今天的好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永远感党恩。
而像这样的场景,在璧山比比皆是。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区精心组织“小城故事”宣讲队、“党史故事”宣讲队、“党员回家”宣讲队、“乡贤回村”宣讲队、“身边好人”宣讲队、关工委“老党员”宣讲队、“大喇叭”宣讲队等七支宣讲队,通过分层分类“菜单式”服务和“订单式”配送,精准供给,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区已开展微宣讲200余场次,覆盖人数上万人。
与此同时,各支宣讲队还积极创新宣讲方式,将“官方语”“革命史”编写成快板、舞蹈、歌曲、小品、金钱板、三句半等丰富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传到千家万户,传到百姓的心坎里,鼓励干部群众知史鉴今,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
此外,我区着重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庆党史、璧山党史上的感人革命事迹改编为党史故事,如“难童的好妈妈任锐”“把延安介绍给璧山的黄齐生”“共产党员郑少愚领导璧山空战”“谢唯进组织的西班牙国际医疗队”“黑林起义”等,以小故事阐述大道理,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目前,璧山党史故事编撰已完成4大类30多个选题。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区还采取了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重温党史》《党史上的璧山》等栏目轮番上线,通过图片、文字、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全区党员干部、群众能随时随地掌上学习、云上充电,真正做到了党史学习教育全维度、无盲区。”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 尹秀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