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泳爱好者畅游璧南河
1月30日,璧南河城区段水清岸绿,8名冬泳爱好者跃入璧南河,享受冬泳乐趣。据区水利局副局长刘铁介绍,经过连续十余年的整治,去年起,璧南河水质年均值首次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已达到可下河游泳的水平。“时隔十余年,再次畅游‘母亲河’,让我找回了儿时的记忆。”冬泳爱好者罗华如是说。
1月30日下午15时左右,8名冬泳爱好者经过一番热身准备活动后,纵身跃入璧南河。他们各展泳姿,劈波斩浪,尽情享受冬泳的畅快淋漓。40分钟后,健将们陆续抵岸。“现在璧南河的水质远远好于往年,河水很清亮,游完爽极了。”罗华说,开展此次冬泳活动,就是为了表达我们对“母亲河”水质变好的喜悦之情,希望更多人加入治河、护河的行列。
璧南河全长95公里,是璧山境内最大的一条次级河流,流经境内8个镇街,流域面积442平方公里,被璧山人誉为“母亲河”。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初期,璧山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野蛮”生长,导致空气污浊、臭水横流。璧南河被周边的污染企业、养殖场、生活污水一步步吞噬,往日能下河游泳的“清水河”变成了人人避而远之的“臭水沟”,水质一度恶化为劣Ⅴ类。
2010年开始,我区以雷霆之势向污染“宣战”,打响璧南河治污保卫战。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河长制,创新推出河长制责任“树状图”,通过智慧河长系统监管污染企业和污染源,新建和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站)60余座,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水质治理,让璧南河水质得到了进一步好转。
“从最新的监测数据看,2020年,璧南河水质年均值首次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创造了近年来最好成绩。”刘铁表示,璧南河水质再创新高,得益于大规模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2019年开始,我区投资16亿元,共整治排水管网663.6公里,整治工程于今年初正式完工,全面实现了“雨污分流”。城区污水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不再偷排、漏排进入璧南河,璧南河水质进一步稳定。
“首达Ⅲ类水质只是一个起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河长制,大力实施碧水行动,让璧南河水质持续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Ⅲ类,让水清岸绿成为常态。”刘铁说。(首席记者 谢捷 记者 康思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