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一技在手 致富不愁 ——来凤街道魁塘村村民叶太红的脱贫故事
2021-01-11
来源:


叶太红夫妇正在查看柑橘长势

近日,记者来到来凤街道魁塘村3组,环顾四周,村落里一幢幢青瓦白墙、焕然一新的农房错落有致,在冬日暖阳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些曾经破旧的泥砖房能实现“改头换面”,有着“包工头”叶太红的一份汗水。

  “这些年,通过承包村里的房屋维修及改造,我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叶太红深觉不易又颇感自豪。

  事情还得从2016年说起。那一年,叶太红的妻子肖朝芳被查出患有宫颈癌,这对叶太红一家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为了给妻子治病,叶太红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再加上还要照顾读书的女儿和年迈的母亲,原本较富裕的家被拖垮了,生活逐渐变得窘困。

  2017年,叶太红一家因病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条件逐渐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寻思着找点事做,改变贫困的现状。但是要照顾家里,叶太红无法像以前一样外出务工。

  “你以前一直在建筑行业打拼,既会抹灰、砌砖,又会装地漏、做防水,何不用好自己的专业特长脱贫致富?”期间,帮扶干部在入户调查中,发现叶太红头脑灵活,诚实肯干,又有建筑行业技艺在身,便以此为突破口,建议他继续精进手艺,鼓励他参与危房改造工程的招标竞争。

  能挣钱又离家近,叶太红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没过多久,他便顺利承接了本村和邻村10余户村民C级或D级农房的改造项目。考虑到农房改造用工量较大,他出资购置了手推车、模板等建筑工具,还组建了一支部分由村内贫困村民组成的建筑队伍,他也因此成为了一名“包工头”。

  不负帮扶干部的一片苦心,在施工过程中,叶太红坚持诚实守信,严格把关建筑质量,起早贪黑抓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每一项改造项目,获得了房主的肯定,在村内村外也赢得了好口碑,找他合作的人越来越多,承接的民房建筑项目也越来越多。

  随着肖朝芳的病情逐渐好转,叶太红夫妻利用小额扶贫信贷政策,贷款了2万元,不仅将因病荒废的柑橘地重拾起来,还发展起葡萄、花椒等产业,养殖起鸡、鸭、鱼。一年下来,算上承接的民房建筑项目和自己发展的产业,一家人的收入达到了7万元。

  尝到甜头的叶太红干起活来更有干劲了,每天不是在自家地里,就是在民房改造施工现场,一家人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2019年,叶太红主动向村里提出申请,摘掉了“贫困帽”。

  “人生,磕磕绊绊在所难免。但是只要肯努力、敢奋斗,致富小康的路就会越走越宽阔。”对于未来,叶太红充满了信心。

  (记者 王锋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