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创建医林典范 护佑百姓健康 ——区人民医院建设“美丽医院”纪略
2020-10-26
来源:

美观大气的区人民医院大楼    

“在这里看病,我很放心。这里的设施设备齐全,医务人员尽职尽责,环境也很不错。”10月16日,在区人民医院住院部9楼,市民邓爱江如是说。

邓爱江的这席话语,是众多前往区人民医院就诊问医群众的切身感受。自2018年以来,区人民医院在顶层设计、细节打造、内涵建设上不断着力,持续推进“美丽医院”建设,在“环境美”“服务美”“人文美”三大方面苦练内功,为广大人民群众竭力提供优美、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满足了辖区人民群众的的医疗需求。

良好口碑见证了区人民医院入选重庆市2019年度“美丽医院”建设示范单位。如今的区人民医院不仅是“惠民医院”,更是百姓心目中的“美丽医院”。

一流的手术环境    

环境美让群众就医更舒心

沿着双星大道进入区人民医院,只见四周绿树成荫、芳草青青,美观大气的区人民医院大楼正矗立其中。走进门诊大楼,宽敞明亮的大厅中央摆设着一架钢琴,大幅山水壁画栩栩如生,贯穿整个楼层。四处望去,绿植随处可见,让整个院区显得生机盎然。

“今年的天气冷得早,但身处院内,却感受不到一丝寒意。”10月18日,在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家住铜梁正陪着老伴儿前来就诊的马珍洁,对区人民医院的环境赞不绝口。

安静整洁的就医环境,安全舒适的休养氛围,不仅给患者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更提升了医院的形象。据该院院长朱堂棋介绍,在推进“美丽医院”建设过程中,医院在环境整治、厕所革命、明厨亮灶等方面做实做细做好,为前来就诊的群众提供一个舒心、暖心、温馨的环境。

高规格规划设计促医院蝶变。医院整体采用“一体化设计、集中式布局”,通过贯穿东西的“T形”医疗主街,将门诊、医技、病房三大功能有机串合,合理高效设置服务路线,让患者足不出院,即可完成全部就诊流程。医院建筑更是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打造绿色医院。区人民医院本着生态绿色的理念,院内绿化顺应建筑布局,设有8处绿色庭院,公共绿化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绿化率高达35%,同时,建筑中设置天井和各种小型广场,并将自然采光和通风引入建筑内部,院外则按照城区规划统一打造,内外景观相互交融,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减缓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压力,还丰富了建筑空间,提升了医院形象。

注重节能环保。全院医用纯水采用中心供应,使用具有专利权的零废水系统,为医院每日节水约20吨。建筑内部空间全部采用智能通排风系统,对全院供暖进行合理分区,最大化节能。

“厕所革命”实现标准化卫生间。医院在醒目处张贴规范厕所标志,方便群众识别和寻找,对80%的病房设置独立洗手间。该院公共厕所采用机场标准,全自动化感应水龙头、擦手纸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并安排专人看管、跟踪保洁,确保公共厕所干净卫生。同时,在门诊、住院区等公共厕所区域还增设了无障碍设施、母婴室、儿童便器等,安装有扶手、紧急呼叫系统,着力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

“明厨亮灶”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该院设有病员食堂和职工食堂,可满足1500人同时用餐。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等流程,合理布局、规范操作、透明管理,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人文美凝心聚力强服务


医护人员到天湖花园小区开展义诊  

9月29日,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走进天湖花园小区,为小区居民开展义诊。期间,医护人员还走进居民家中,帮助清理家庭药品。

“要打造‘人文美’的‘美丽医院’,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职工以病人为中心,医院以职工为中心。”朱堂棋告诉记者,为此,该院借助志愿者的力量,不断改善医疗人文环境,以此收获群众的称赞。

据了解,区人民医院非常重视志愿服务。自2014年以来,该院以“温暖人生·健康同行”为主题,先后组织医学专家、博士,开展义诊义检、健康咨询等活动百余次;2019年,该院成立了“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分队”,开展护理回访、围手术期人文护理、护理技术进基层等护理志愿延伸服务,受到社会及群众的广泛好评。

“除此之外,我们还联合学校、企事业单位、辖区志愿者组织,开展导医导诊、健康咨询、受理投诉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朱堂棋表示。

人文关怀是双向的,既要让群众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怀,也要让医务人员感受到医院的关怀。“只有拥有了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凝聚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服务群众。”朱堂棋表示,该院在全域性优化医务工作环境上下足功夫,建立了职工瑜伽室、篮球室等人文阵地,搭建天使合唱团、足球队等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医务人员生活工作品质,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此外,该院还开展了“书香璧医·悦读人生”“激情璧医·成就梦想”“我与医院共成长”等文化主题活动20余项,让员工在文化浸润中感悟医者情怀,升华人生境界。

“我们还制订了员工行为规范、礼仪规范、文化手册,使之真正成为员工价值追求和行为指南,实现医院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朱堂棋表示。

始建于1939年,历经81载的成长和发展,区人民医院深挖医院文化底蕴,凝练出医院文化精髓“琢玉精神”,形成了“厚德精医、知行合璧”的院训、“做渝西高峰、创医林典范”的愿景、“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办院宗旨和“生命唯一,健康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为一体的文化理念,大大丰富了医院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医护人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近年来,医院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国家级、市级荣誉28项;员工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重庆市劳动模范”等国家级、市级荣誉108项。

服务美让就诊舒适又高效


医护人员正在操作罗氏全自动生化流水线    

“以前看个病,排队挂号就是半天,整个医院闹哄哄的,也没有人来管理秩序。”家住璧泉街道南关社区的市民王大碧一边操作手机,一边向记者介绍道,“现在预约看病方便得很,不用一大早跑去医院排队了,只需打开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按照提示选择日期、科室、医生等选项后,即可预约,节约了不少时间。”

这仅仅是区人民医院优化群众就医服务流程的一个缩影。

“只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办患者之所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口碑。”朱堂棋告诉记者,为此,该院坚持软件和硬件并重,加快“智慧医院”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近年来,区人民医院先后购置装备有瓦里安带容积调强直线加速器、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罗氏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3.0T磁共振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42台(件),全面提升医疗检查与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全院200多台自助服务机遍及医院门诊大厅,自助服务完全可以满足日门诊量约3500人次。

硬件水平提升了,软件建设也不能落后。围绕“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服务理念,该院加大“移动互联网医院”的推广和使用,让市民足不出户,在家通过手机即可实现挂号缴费、检查排号、报告查阅、健康咨询等,压缩了过去繁琐的就医流程。

“我们还建立起数字化手术室和复合手术间,实现了各种手术设备与医院信息系统有效集成;建立起门诊自动化发药系统及智能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实现药房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提高了发药的准确性,有效缩短了患者取药时间。”朱堂棋告诉记者,该院还建立起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实现药品、病历、标本等物品站点间智能双向点对点传输,在精确传达患者重要信息的同时,让医务人员把更多诊疗时间留给患者。

此外,该院还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重点区域设置亲肤座椅、直饮水全覆盖、2000个公共智能停车位……从细节入手,以精心耕耘磨砺出温馨服务,让区人民医院结下了累累硕果。近年来,该院外来救治病人增加38%,并连续三年荣获“重庆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连续4年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均达90%以上。

“‘美丽医院’建设,环境美和人文美是基础,重点要在服务美上狠下功夫,让老百姓在就医体验上,真正感到高效、实惠、舒心,才是根本。”朱堂棋表示,推进“美丽医院”建设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长期建设工程。下一步,该院将建立常态化长效机制,从细节着手,从小处着力,实现“目前美”迈向“持久美”,不断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


(记者 王锋/文 图片由区人民医院提供)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