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让充满希望的土地结出“致富果” ——记区农业发展促进中心技术干部朱文群
2020-09-02
来源:

朱文群给果农讲解梨子采摘后的注意事项

“把果实采摘后,也不能大意,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加强果树病虫害的防治。”8月30日,在三合镇二郎村一果园内,区农业发展促进中心技术干部朱文群正顶着烈日,穿梭其间,耐心地为果农讲解梨子采摘后的注意事项,为来年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近15年来,朱文群始终扎根在基层,从事科技宣传、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 为我区果树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推进全区优质葡萄产业的发展上,她大胆引进新品良种开展试验、示范,使我区葡萄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

  技术宣传进田间

  农民受益得实惠

  “只有真正走进田间,才能知道农民朋友最需要什么。”在与农民朝夕相处中,朱文群深知农民朋友对科技的渴盼。在她看来,只有掌握技术要领,才能提高农产品质量。

  晚熟柑橘栽培管理技术培训、葡萄种植技术指导、化肥农药减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近年来,在会议室,在田间地头,朱文群利用自己过硬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将一场场技术培训、一次次现场教学送到果农、种植户家门口,切实帮助农民朋友提升了种植管理技术水平。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闭门造车只会止步不前。”朱文群说,除了就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她还常年关注着全国其它水果管理先进的地方及专家,并主动对接,一有机会,便会带领种植户到外地考察,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学习先进技术。

  强化产业发展

  加大品牌培育

  在刚上任经济作物科科长之际,朱文群发现,我区原来大力发展的早熟优质梨由于种种原因,效益不好,果农减少或随意改种现象突出。了解到这一情况,朱文群及时提出发展壮大已有一定基础的葡萄产业,并主导撰写了《重庆市万亩葡萄风情园建设规划》《重庆璧果园概念规划—璧西五万亩果木基地规划》等,得到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为全区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想持续壮大水果产业,必须走专业合作社发展道路,培育本土特色品牌,才能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保障。”在朱文群的指导下,我区129个水果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 22个绿色食品、68个无公害农产品、43个无公害产地、“璧山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个市级名牌农产品、1个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获得培育认证。在全国、重庆市水果产品和产地评选中,我区多次以小搏大,获得多项殊荣。

  延伸产业链条

  拓宽市场渠道

  打造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是当前经济形势下农业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朱文群深谙此理,不仅为我区引进冷冻、物流、水果加工企业12家,解决水果运输损耗、生产过剩问题,还带头推动水果进市场进超市,以提升水果附加值。

  “目前,我区水果已成功进入重百、新世纪超市、菜元坝批发市场、双福国际商贸城、水果精品店。”朱文群表示,我区还与江苏南京海唐春、顺丰速运合作,将阳光玫瑰葡萄远销深圳、广东、江浙等地,进一步扩大我区水果知名度、美誉度。

  “作为一名农技干部,就应该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为农民朋友解决田间地头的实际问题,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结出‘致富果’。”朱文群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入田野乡村,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帮助果农提高水果品质,为促进我区水果增产,农民增收,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 朱大亮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