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河堤整治 美了乡村鼓了腰包
——大兴镇高桥村水头沟河堤整治小记
2018-11-30
来源:璧山报

e629748d585444748f1fa4af2b74467e.jpg

整治后的水头沟河两岸绿意盎然

11月23日清晨,初冬的薄雾笼罩着大地,在大兴镇高桥村的蔬菜基地,一行行白菜、芹菜、莴笋等长势正旺,村民们正在田间忙着采收蔬菜。

“别看现在水头沟河沿岸两边都是绿油油的蔬菜地,既大气又漂亮,半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荒地。”村民吴发琼放下手中的活,高兴地介绍起来。

整治前

年年发涝田地荒

今年51岁的吴发琼29年前嫁到高桥村3组。 “村里有一条水头沟河,村民洗菜洗衣都要去河边。”吴发琼说,刚嫁过来时,发现家离河边不远,很是高兴。靠河还有1亩多地更让她觉得捡到了“宝”,以后生产生活用水就方便了。

经过一个夏天,吴发琼“河边有地是好事”的想法就改变了。

水头沟河是一条小河沟,源头在燃灯山脚,流经高桥村再到正兴镇石院村,高桥村境内长达2公里。河床最宽处有1米多,但大部分宽度只有70公分左右,河堤最高处有1米,最低的地方不过60公分左右。

“到了夏季汛期,山上的水流下来,河沟涨水,漫至两边田地,经过水灾一亩地只能收到半亩地的粮。”吴发琼沮丧地说,“因为河沟通水能力有限,几乎年年汛期发涝,近些年生活条件好了,自家河边的1亩多地就撂荒了。”

“我的6分地在上游,一涨水山上的煤渣、砂石就冲进稻田,种地几乎是绝收。”一旁摘菜的王中贵插上话,他那份田撂荒近20年了,杂草丛生无人问津。

整治后

水清岸美增收入

高桥村的水头沟河年年涨水,让周边200多亩田地减产或绝收,村民着急,村干部也急。

近几年,村里想引进种植大户流转土地,让村民能坐收租金有所收益,先后吸引浙江、重庆的莲藕、水果种植大户前来考察租地。

“我们这里交通便利,土地平整,这些大户们都看得上,但是一了解到水头沟河年年涨水的情况,大家都打了退堂鼓。”村支部书记黎永康无奈地说,“这也难怪,谁也不愿意拿着钱打水漂。”

去年,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该村向区里争取到整治水头沟河的项目,今年6月完成1.5公里的河道整治,整治后的水头沟用水泥板铺底、水泥块砌坎,河床宽3米,河堤高1.8米,边上还修建了1.5米宽的生产便道。

“河道整治还没完工,种植大户就找上门来了,整治后的水头沟河两岸200多亩田地被菁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黎永康笑着说,“昔日杂草丛生毫无生机的荒地,如今一片翠绿生机盎然。村民们不仅能坐收租金,还能常年在地里施工。”

今年,高桥村又向区里争取到整治剩下500多米水头沟河的项目,预计年底进场动工。

“这次整治项目还没开始,已经有水果种植大户想签订合同流转土地了,现在正在丈量土地,预计这次能流转500余亩土地。到时我们村将有更多村民当上‘包租婆’,也有了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机会。”黎永康高兴地说。(记者 陈富春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