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健康专业志愿服务分队开展义诊

志愿者送文艺节目到基层

志愿者为群众开展理论微宣讲

志愿者搀扶老人过马路
首席记者 熊浩 文/图
用志愿服务点亮文明之光,用奉献底色谱写时代担当,3月12日,璧山区2021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式启动,“重庆市璧山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和“五大平台”分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并围绕群众需求成立了19支新时代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分队,用制度化、阵地化、项目化推动志愿服务精细化、专业化,以实际行动发挥志愿者作用,让“红马甲”成为文明璧山最亮的底色,使文明实践的种子在志愿活动中生根发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连点成片 打造文明实践“特色阵地”
有阵地才有根基,有活动才有活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哪做”?
走进位于文化艺术中心C区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个布局精致的展厅跃然眼前,展厅里摆放着我区各个志愿者服务队伍的活动照片及其职责介绍图。面积不大,却涵盖了全区文明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互动交流等功能。
“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和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一体化融合建设的,这里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统筹与指挥、志愿队伍建设与管理、项目孵化与运行、线上线下互动传播以及风采展示、学习提升等功能为一体。”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将对全区各志愿服务组织、文明实践志愿组织实施统筹管理,发动志愿服务力量、资源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深度融合。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下设了‘五大平台’分中心,包括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教分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服务分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体育服务分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服务分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服务分中心。”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严国锋表示,不仅区里组建了志愿服务总队和19支分队,15个镇街也有服务分队和N支志愿服务小队,形式多样的阵地和平台,连点成片,将实实在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筑牢文明实践中心的根基。
志愿服务 推动文明活动“遍地开花”
3月12日上午,在福禄镇斑竹村,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一手提竹筐、一手拿剪子,穿梭在柑橘林里。原来这是精神扶贫专业志愿服务分队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除了帮村民们采摘沃柑,还化身代购网红,在自己的微博、朋友圈等平台进行宣传,通过“线上订购+线下送货”的升级服务,扩宽销售渠道,增加柑橘的销售量。
“感谢你们,没想到这么快就卖了这么多,我替果农感谢你们的热心相助。”福禄镇斑竹村党支部书记吴正祥说道。
精神扶贫专业志愿服务分队只是当天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队伍之一。在秀湖公园,助残专业志愿服务分队带着残疾儿童共游秀湖公园;在秋实学府小区,党员志愿服务分队给群众进行义诊;在璧泉街道华龙社区,文化文艺专业志愿服务分队为市民开展舞蹈、美术、摄影等辅导......
“今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成为常态。”严国锋介绍说,在常态化建设志愿者队伍的同时,我区将充分发挥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和“五大平台”分中心的作用,为各志愿服务队提供优质的服务指导,推动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
19支新时代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分队一览
理论宣讲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根据全年理论宣讲重点,安排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宣讲主题,开展深入基层、面向群众的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理论微宣讲活动。
科普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每年将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科学文明生活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组织开展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系列科技竞赛活动、院士专家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和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周等各类主题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助残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共招募骨干志愿者50名、助残志愿者274名。主要服务内容有:了解残疾人需求、为残疾人提供送政策、送法律、送技术、送文化、送温暖、送演出等服务。
党员志愿服务分队
坚持以“1+6+N”党员志愿服务联盟为主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确保每名党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志愿服务,为身边群众至少办1件实事好事,并开展“整治人居环境”“义诊进小区”“法律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
农技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秉承“绿色生产、促农增收”理念,开展一系列贴近群众、贴近农事的志愿活动,深入田间地头,服务农事生产,发放技术手册,指定生产技术规程,让更多的群众加强对农业农村的认知。
红十字志愿服务分队
主要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具体工作是“三献三救”。“三献”即:无偿献血、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宣传及登记遗体(器官)捐献;“三救”即:应急救护、弱势群体人道救助、自然灾害救援。
卫生健康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由21支医疗卫生专业服务支队组成,通过开展义诊义检、健康讲座、应急技能培训、个性化服务等公益服务项目,将“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融入群众生活中,呼吁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文化文艺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每月在枫香湖儿童公园开展旅游景区政策宣讲、景点导游、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开展读者借阅服务、图书整理上架和协助阅读送图书活动;开展四期免费开放艺术培训指导班,并定期在东岳公园为群众开展健身指导,到体育场馆和相关镇街为群众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等活动。
巾帼志愿服务分队
将开展暖心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爱心妈妈“六个一”关爱活动;开展“绿色生活”巾帼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巾帼护河”“美丽乡村”等;开展“巾帼大宣讲”巾帼志愿服务,发动“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手”组建巾帼志愿阳光宣讲团,将精心编排的文艺作品,用寓教于乐的形式送知识、送理论。
网络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通过网上网下宣传引导,推动网民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引导群组、互联网平台、网络传播平台的群主或负责人主动规范群组网络行为,筑好网上“同心圆”;积极宣传网络安全法规及数据安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知识,有效提升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
教育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通过发动党员教师、青年教师、先进教师等,组成70人的骨干队伍,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利用周末上午9:30—11:30时段开展“周末课堂”留守儿童教育志愿服务项目,送去艺术课程、生活课程、科普课程、研学旅行等素质类教育教学服务。
生态环保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已招募志愿者300余名,每月开展“百镇千村万户”农村生态环保宣讲活动,双月月初开展一次“共建共享·同心同行”公众开放活动,同时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5世界环境日”“9.22世界无车日”等节点引导广大市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养成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体育健身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坚持在体育馆、健身广场、公园做好志愿服务,开展“好体育人”技能知识培训、“好体育人”国民体质监测进社区、“好体育人”单项体育比赛、科学健身知识宣传咨询等系列惠民活动。
文明礼仪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主要承担区内重大活动礼仪志愿服务,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宣传培训,围绕尊老爱幼、文明用餐、文明言谈、爱护环境、遵守公共秩序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青年志愿服务分队
由各级团组织干部、团员青年及社会热心人士组成。开展“洁小青”“河小青”“园小青”等特色品牌常态化志愿服务,为群众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志愿服务、垃圾“四分类”等有关知识和要求;抓好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志愿服务,做好关爱老人志愿服务。
法律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开展“百家企业法治体检、百场法律咨询、百名农民工法律援助、百名留守儿童关爱帮扶”等“四百”行动,并针对儿童开展“守护花季 相伴成长”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新闻媒体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由区融媒体中心所有一线采编人员组成,广泛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准确传递权威资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儒雅璧山·田园都市”建设提供强大舆论支持。
理论培训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由区委党校负责组织协调,党校教职工、各镇街宣传委员及兼职教师等50人组成。每月根据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实际,有序开展理论培训、扶贫政策宣传等相关活动。
精神扶贫专业志愿服务分队
针对脱贫致富方面“等靠要”现象较为突出、致富信心不足的困难群众开展扶志扶智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指导、帮助并示范带动全区各精神扶贫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另外还将发动爱心企业、人士捐赠生产物资,帮助困难群众销售农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