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优化交通秩序 擦亮城市文明“窗口” ——我区交通秩序优化提升调查
2021-01-15
来源:

城区内规范有序的交通秩序

交巡警对城区违法停车行为进行巡查纠违

小轿车规范行驶在仙山路上

记者 王锋 朱大亮 文/图

 对一座城市而言,交通不仅承载着运输的使命,担负着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责任,更是让城市繁荣、经济高速运转的大动脉,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而文明交通秩序则是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是一座城市管理能力的具体体现,更是宜居程度、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最重要、最直观的窗口。然而,我区部分路段依旧存在着闯红灯、违规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这影响的不仅仅是交通秩序,更容易成为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文明印象”。

 市民如何评价我区交通秩序现状?相关部门将如何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增强市民对交通秩序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专题调查。

 交通乱象问题多

 市民急盼整治

 1月6日,记者在沿河东路西段看到,四辆小轿车停放在人行步道中间,与停在划定停车区域的车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车辆停放在人行步道上,我每次都不得不从半米宽的‘夹缝’中挤过去,或是选择从马路边绕道而行,感觉很麻烦。”饭后在此散步的尹女士向记者抱怨道。

 “我是做餐饮生意的,一旦店铺前面有车停放,就会影响店铺生意。”市民赵女士说,部分司机为图方便,甚至将车停在正常车位外,形成了两排车,对过往车辆同样造成了不便,希望相关部门管一管。

 那么,我区其他路段的交通秩序又如何?随后,记者来到了欧鹏凤凰城小区附近,发现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依旧存在。

 “你看,这些车堵塞了消防通道、挤占了公交车位,不仅不美观,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看到记者正在拍照,路过的陈女士停下脚步对记者说。不仅如此,附近有施工楼盘或工程,不时有满载泥土、砂石等建筑垃圾的渣土车驶过,车上的渣土沿途抛撒到地面,路面也没有之前那么干净了。

 在仙山路口,一名身着红衣、手牵小孩儿的女子在路边左右看了看,迅速从距离斑马线不到50米的地方小跑到马路对面。期间,一辆正常行驶的小车为避让该女子,紧急刹车,可谓险象环生。

 “横穿马路既危险又违规,虽然我们也会及时出面制止,但是仍旧有部分市民不听劝阻。”在中央大街做交通志愿者的郭先生告诉记者,之前这条路还存在逆行、超速等现象,自从附近的路段安装上了隔离护栏后,这类现象少了很多。

 如何整治交通乱象

 市民有金点子

 交通乱象怎么治,市民都有哪些好的意见建议?1月6日,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采访调查。

 市民胡女士因工作原因,时常会与客户在远林名苑附近吃饭,对交通秩序乱象虽然比较反感,但也表示理解。

 “早期城市规划考虑不充分是造成这些交通乱象众多的原因之一。除合理增设红绿灯等交通设施外,相关部门可结合我区实际,在车流量较大的商圈、街区等公共场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场,也可以借鉴湖北省仙桃市建设立体停车场的经验,缓解停车难的问题。”胡女士说。

 在走访调查中,不少市民都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交通乱象的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

 市民周先生认为,交通乱象层出不穷,除了部分市民素质有待提升以外,处罚力度也应当加大。他说,“如今路面一些交通违法行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但现有处罚力度较小,例如部分乱停车的现象仅罚款200元,难以达到震慑效果。”

 “处罚的初衷是好的,更重要的还在于常态化的监管。”市民穆女士告诉记者,之前璧山也曾开展过交通秩序乱象整治,部分路段的乱象确实有所减少。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强化监管,将交通乱象整治常态化。

 曾在上海居住多年的廖先生并不赞同加大处罚这一建议。“处罚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他建议,我区可以学习上海经验,推进城市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更新完善一批科技设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整体提高交通治理科技水平。

 梳理问题症结 精准施策确保实效

 那么,我区将如何进一步强化城市交通秩序管理?1月8日,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相关部门。

 “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便利交通的需求也随之增大。但是由于交通基础设施不配套、停车泊位不足等原因,造成了部分路段出现乱停、乱行等交通秩序乱象。”区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交通秩序整治涉及面广,牵扯部门多,问题较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一朝一夕成功的。

 为此,下一步,由区政府主导,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将联合区城管局等部门,成立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小组,同时,各职能部门还将进一步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并通过定期召开交通秩序整治推进会,协调解决整治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形成“部门联手、齐抓共管”的局面。

 交通秩序乱象的整治关键在于精准施策,必须着眼于找准症结,从而分门别类地对症“下药”。去年以来,区交巡警支队协同相关部门(镇街),结合挪车报警记录、群众意见等内容,对辖区内交通秩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摸排,梳理出车辆乱停、车辆乱行、违规渣土车、僵尸车这四类主要问题。

 针对这四类“症结”,我区将如何逐一击破?

 据该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城区车辆乱停问题,除对城区道路按照“规范停车区域、临时停车区域、禁止停车区域”三种类型开展整治以外,还将全面清理排查辖区所有停车资源,在车流量较大的路段,增设停车泊位,新建或改造货车专用停车场、生态停车场等,及时清理或撤销妨碍行人通行、导致交通拥堵的停车泊位。

 “结合市民以及车辆乱行的特点,我们将充分融入与时俱进、科学务实的管理理念,认真研究城市交通组织,不断优化交叉路口、路段,使路网结构更加完善。”区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根据前期摸底排查的结果,综合采取增设信号设施、调整信号灯配时、完善标志标线、增设自动抓拍系统等手段,进一步强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提高交通节点通行的效率和能力。

 另外,针对运渣车,区交巡警支队将积极配合区城管局、区住房城乡建委等相关部门,把控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准入条件,严格落实退出机制,并将运渣车违法行为高发线路纳入重点监测和管理;针对僵尸车,区交巡警支队将配合区城管局,以国家文明城区创建为契机,结合僵尸车形成的不同原因,采取拖移、公告报废等形式加大处罚,有效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此外,区交巡警支队还将联合区城管局、区交通局等部门,组建综合整治专职队伍,按照“发现一起、纠正一处、教育一片”的原则,常态化开展交通秩序乱象整治工作,重拳打击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同时,通过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上路劝导等方式,讲清说明执法整治的依据和目的,引导市民遵章守纪,规范行车、停车秩序。

 运用高科技手段 规范道路交通秩序

 “现在,小区门口的路终于通畅了……”1月7日,在枫香支路,市民张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当天,他见有车辆占用、堵塞小区消防通道,便用手机拍照上传到了微信小程序,没过多久,交巡警便赶来处理。

 张先生口中的微信小程序是今年我区交巡警支队创新打造的“璧山好司机”小程序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市民注册登录后,即可上传其拍摄的交通违法照片或视频。经审核属实后,交巡警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依法处置。”区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仅仅是区交巡警支队运用科学技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开展辖区交通秩序整治的有力举措之一。

 近年来,我区积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深化“互联网+交通”思维,引入智能信号灯、智能斑马线等科技,并将新技术、新设备与城市交通治理需求有机衔接,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有效改善了全区交通环境。

 “通过运用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重组优化了警力的配置,并将警力集中安排到易堵点,解决易堵路口的拥堵问题。目前,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区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区将继续深化科技手段的应用,在智慧城市、智慧公安框架下,完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交通管理服务融合,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秩序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具体而言,一方面,区交巡警支队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快智能交通平台建设,汇集城市交通流信息、交通管控信息等,构建高效快捷交通指挥体系,在为广大群众提供出行信息服务的同时,深入分析城区交通秩序症结,分类施策、靶向治理,合理规划交通组织。另一方面,将在违规停车行为多发、易发路段加装智能抓拍设施设备,更好地约束驾驶者,促使驾驶人员自觉规范交通行为。

 此外,我区还将逐步完善智慧停车系统,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动态管理辖区停车场(位)资源,提高各停车场(位)的使用率、周转率,补齐我区停车设施短板,有效缓解停车供需矛盾。同时,提供车位查询、车位预定等功能,让市民出行停车既规范又方便快捷。

 “行动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是整治交通秩序的一剂良药,其最终落脚点是为了更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该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眼前与长远相结合,全力以赴抓好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同时,呼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共创更加畅通、有序、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助推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深入开展。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