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阳农贸市场内摊位整齐规范,地面干净整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城市“菜篮子”的主要供应场所——农贸市场,不仅是联系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重要平台,也是政府实施“菜篮子工程”“米袋子工程”“放心肉工程”的重要载体,是最接地气的民生场所,直接关系着家家户户的利益,更是城市文明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而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和管理秩序,不但关系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成败,更与食品安全和市民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然而,辖区内部分农贸市场依旧存在着人车混行、垃圾散落等乱象。
与其“朝夕相处”的市民对农贸市场有哪些期待?相关部门又将如何回应市民期待,对农贸市场进行整改提升?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专题调查。
农贸市场问题多 秩序卫生待整治

北街农贸市场内,货车在通道中间卸货。
1月3日早上7点,记者首先来到璧城街道北街农贸市场,看到一辆货三轮停在一家蔬菜摊铺前卸货,几乎堵塞了整个购物通道。家住塘湾社区的居民王大爷侧着身子勉强通过,身上的衣服也因此蹭脏。
“每天上午农贸市场的秩序都比较混乱,虽然之前有所整治,但是市场外围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还是存在。”王大爷告诉记者,不少商家在摊位上随意堆放菜筐、货筐等杂物,让整个市场显得凌乱不堪。
“不仅如此,地面上还能看到被丢弃的塑料袋、择掉的菜叶与果皮。”市民林女士告诉记者,特别是市场内水产区域地面非常湿滑,稍不注意就会摔跤。
那么,我区其它农贸市场环境如何?随后,记者来到向阳农贸市场看到,货物出摊摆放、杂物随意堆放、地上散落着的烂菜叶、塑料袋等现象同样存在。
“市场内明明设置有垃圾桶,但是部分商家却将蔬菜等产品放置在垃圾桶上方,让垃圾桶改变了用途,成了‘商品摆放台’。”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有的商家还将摩托车、货三轮等停在农贸市场内,对市民通行造成一定影响。
在小河沟菜市场,市民谢先生接过从摊主手中递过来的烧腊,脸上却透露着不满。
“这个熟食店的摊主没有佩戴手套和帽子,让人感觉不是很卫生。”谢先生还向记者抱怨道,希望这些情况能尽快得到根治,还大家整洁优美的环境。
老旧菜市怎么变 听听市民有话说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广大群众对农贸市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市民对辖区农贸市场都有哪些期待?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在上海城步行街开小餐馆的徐先生,每天都会从向阳农贸市场进货,对农贸市场的“脏乱差”现象较为反感。在他看来,农贸市场垃圾乱丢、杂物乱放,其原因归根到底是市民和商家为了图方便造成的。
“我希望农贸市场能够张贴更多美观又创意十足的宣传画册,用来指导和规范市民及摊主们的行为。只有大家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环境才会好起来。”徐先生说。
在走访中,不少市民都希望农贸市场能加强监督和管理。
“农贸市场环境好坏,与市场的日常管理息息相关。”家住南关社区的曾先生表示,希望市场开办者除对农贸市场进行划行规市、摊位实行“一摊一篓”以外,还应进一步履行好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卫生、市场经营秩序管理等职责,及时制止商户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不断规范商家、经营户经营行为。如此,农贸市场的干净整洁就能得到保证。
也有不少市民表示,现在部分农贸市场经营多年、硬件设施老旧,亟待升级改造以适应时代需求。
“我觉得,传统的农贸市场可以加入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规范农贸市场管理,实现智慧化经营。”就读于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周先生表示,希望璧山的农贸市场可以结合“智能运营+新零售”的创新模式,尝试推动农贸市场智慧化运营管理,以更丰富的业态和近便的优势呈现出综合体的形态,满足周边居民的各项需求。
此前在浙江生活工作多年的市民林女士对周先生的看法表示赞同。她说,“不仅要实现软件智能化智慧化,硬件也要智能化智慧化。比如,引入全新的垃圾分类装置,即时对果蔬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实现垃圾源头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垃圾少了,市场环境自然也跟着靓起来。”
部门整治出实招 解决群众烦心事
1月6日,记者带着市民对我区各农贸市场的美好期待,走访了相关部门。
“建成时间早、缺乏合理规划、硬件设施老化等,是造成老旧农贸市场脏乱差的一大因素,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势在必行。”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日前,区商务委对市场内外环境、内部经营秩序、硬件设施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已摸清了全区38个农贸市场的基本情况和问题。
具体而言,下一步,区商务委将成立全区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工作组,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全民特别是市场开办单位和广大经营户对整治提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其参与整治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区委组织部,将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并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及时解决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为防止乱象反弹,区商务委还将通过“检查+暗访”的形式,重点检查农贸市场污染源整治、垃圾分类、卫生厕所管理等现象,对于发现的未达标不规范之处,将进行通报,并督促镇街和市场开办者限期整改,确保按程序、标准和时间进度,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整治提升任务。
目前,该委还围绕加大卫生保洁力度、规范市场摊位摆设、加强市场内部管理、治理市场周边环境、构建食安保障体系等方面,初步明确了区市场监管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委各有关单位责任主体,压实了责任,细化了分工和任务。
“与此同时,我们预计将用3年时间,采取‘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验收’的标准,逐步对城区农贸市场进行提档升级。”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对农贸市场外部环境进行升级改造,还将对农贸市场实行统一电子结算,加快远程信用管理系统应用及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农贸市场信息化管理水平。
届时,我区老旧农贸市场将达到基础设施完善、智慧化设施普及、商品摆放整齐、场容卫生整洁、食品安全卫生、周边环境有序、垃圾分类处理、职责明晰到位、日常管理规范、市场上档升级的目标要求,满足广大群众对农贸市场的美好期待。
智慧市场更方便 引领购物新风尚

鸡冠石智慧农贸市场
随着城市的开发和建设,璧山城区逐步扩大,新城区市民买菜难问题逐渐显现。针对新城区缺乏农贸市场的问题,我区还将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方式,推进新城区农贸市场建设。
据悉,1月8日,位于璧城街道龙梭山路的鸡冠石智慧农贸市场正式开业投用,这也是我区首个智慧农贸市场。与此同时,今年,我区还将在新城区新建3个新型智慧农贸市场。
“‘中国铁建東林道’房地产项目所配建农贸市场已经开工,而璧兴农贸市场方案设计也已通过审核,目前正在办理工程规划许可,预计两个新型农贸市场均将于2021年年底建成投用。”重庆国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中建信和湖山印象”因楼盘未完成销售,已建农贸市场用房仍然作为营销中心使用,待楼盘销售完毕后,将恢复为农贸市场功能使用。
那么,新型智慧农贸市场要如何打造?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按照星级“农贸市场+超市”的装修标准,围绕“政府监管、大数据分析,电商平台、规范管理,食品安全,诚信经营,电子支付”等为核心,以展供销+互联网于一体,按照星级农+超的装修标准打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将农贸市场打造成“电子支付全追溯、网上交易全过程、信息数据全公开、信用等级全透明”的数字化市场。
同时,智慧农贸市场还将搭建市场管理系统、食品安全监管平台、智能设备应用、O2O电商平台、食品安全监管平台,让市场运行管理更加智慧化智能化,让市民购物体验更加舒适。
改造后的市场将内设蔬菜、水果、生活小超市、绿植水族等20余种品类,提供的经营摊位也将多于现有农贸市场提供的数量。
届时,宽敞明亮、卫生整洁、环保现代的新农贸市场将一一亮相,市民也将体验到一个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质量放心的优质购物场所。
(记者 朱大亮 王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