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口袋真方便,不仅能提着去买菜,还能警示大家远离毒品。”日前,在我区各大超市门口,区公安局禁毒民警、社区专干、社工、志愿者们免费为群众发放禁毒宣传购物袋。
将禁毒知识装进口袋、存进脑袋,仅是我区禁毒宣传教育常态化的一个缩影。禁毒工作,宣传先行。近年来,我区借力丰富社会资源和各类宣传平台,积极探索、创新禁毒宣传方式方法,引导、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努力营造全民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助力我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
外卖骑手化身“禁毒使者” 禁毒宣传资料“随餐配送”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随餐配送一份‘禁毒知识’,祝您用餐愉快......”如果你收到外卖时听到这样的送餐语,千万不要觉得惊讶,这是我区禁毒宣传志愿者在为你服务。
随着快递、外卖行业突飞猛进,广大骑手“走千条路、进万家门”,为市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与群众联系更加紧密。今年6月,区公安局禁毒支队携手某外卖平台,成立了“禁毒助跑小分队”,开启禁毒宣传新模式。
针对骑手接触面广、覆盖面大、贴近群众的职业优势,民警们将禁毒宣传内容印制到包裹、餐箱、垫餐纸上,通过快递、外卖骑手送货上门的同时,把禁毒知识也一并“随餐配送”到千家万户,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筑牢全民识毒、防毒、拒毒的思想根基。
目前,约5万个宣传背心袋和5万份禁毒宣传资料已伴着快递包裹、外卖美食等,奔向街头巷尾,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每天要接触很多客人,虽然有人不理解,但通过我们的耐心讲解,大家都给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这让我很开心。”外卖配送骑手刘洋表示,很高兴自己能为禁毒宣传出一份力,并且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
利用仿真模型鉴别毒品 学生争当禁毒“小宣传员”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个小小禁毒宣传员,一起‘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近日,在璧泉初级中学的教室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关于禁毒的宣传讲座。
活动中,民警现场展示了常见毒品的仿真模型,并围绕毒品的概念、特征、危害等基本知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奶茶”“可乐”等新型伪装毒品,对不法分子迷惑青少年常用的手段进行详细讲解,传授应对方法,帮助同学们筑起“防毒拒毒”的堤坝。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大校园禁毒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禁毒氛围,区禁毒办联合区教委,分别走进璧泉初级中学、丁家小学等区内大、中小学举行“小手拉大手”禁毒宣传活动,并通过流动大车等形式播放禁毒公益宣传片,引导学生远离毒品,做守法青少年。
此外,活动将非聚集性宣传和小班教学宣传相结合,深入推进毒品预防教育,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从而个个争当禁毒“小宣传员”,构建“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良好校园禁毒氛围,让孩子们的青春不 “毒”行。
“禁毒坝坝舞”别样上演 禁毒知识传遍大街小巷
鸦片、大麻、海洛因……这些常常在耳边听到的毒品出现眼前,你是否能够辨别,逃过“毒网”?
为切实增强市民禁毒意识,提高大家“识毒、防毒、禁毒、拒毒”的本领和能力,让更多人了解毒品危害和支持禁毒工作,近日,区禁毒支队民警走进璧泉街道爱尚公园社区,通过歌舞、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小区居民宣讲禁毒知识。
“走上前,来宣传,禁毒防毒绷紧弦……”活动中,禁毒民警与坝坝舞队员们一起,上演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禁毒坝坝舞”,将毒品危害、种类等内容贯穿于表演当中,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毒品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诠释了远离毒品、抵制毒品的禁毒理念,赢得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
“用‘坝坝舞’来宣传禁毒知识,太有意义了!大家一定要远离毒品、健康生活!”观看广场舞的王大妈意犹未尽地说道。
下一步,区公安局将继续把禁毒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扎扎实实地落实好“警邻同行,禁毒有我”措施,使禁毒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进展和新突破。
(记者 尹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