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于时代风口的璧山,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时势、机遇、环境使然,城市产业双升级的内在要求推动和一系列国家战略加持的大势把璧山推到了最前排。为此,璧山积极践行系列国家战略和市委市府的部署,在支撑“三个作用”发挥和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实现新崛起。
【正文】面向未来,璧山定位为:成渝城市群战略协作的先行区、重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功能区、产城景深度融合的样板区、西部生态康养宜居的典范区。在重庆谋划新的城市格局中,璧山将不再是自我循环的“渝西小城”,而是在主动融入重庆新发展部署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三个作用”发挥、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成长为有着强大辐射集聚功能的主城区都市圈重要一员。
【正文】实现新的理想愿景,璧山将已经具备的区位、空间、产业、创新、交通、生态、人文等七大竞争优势进行系统集成,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现实场景。区位方面,璧山地处成渝“双核”头部城市的重庆城市前沿和要冲地带,是重庆向西与成都开展战略合作的桥头堡、咽喉区和战略节点,是引领成渝中部轴线带率先“隆起”的区域。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进程和渝西地区融入主城战略中,璧山具有先天不可替代的独特地理区位优势。
【正文】在空间方面,璧山地势平坦、地质稳定,发展空间充裕。为支撑重庆作为西部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定位,璧山正在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拟将新增100平方公里城市规模,为做大城市容量,提升城市资源承载力提供制度保障。
【正文】在产业方面,近年来,璧山加大存量优化和增量引入,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升级趋势十分明显。据统计,2018年,璧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33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当前的璧山,传统军工制造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巨头、专精尖特新型中小企业,三大板块补链成群,打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构成了全区“高”和“新”优化发展、稳定发展的新格局。为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璧山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将规划面积扩展到50平方公里。
【正文】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璧山大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构建创新平台,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资源汇集。2018年,璧山全区R&D占比达到3.25%,高于全市1.95%的平均水平,列全市38个区县前列,已经有智能传感器创新产业联盟,黄桷树智能传感器研究院、得润汽车电子研究院等近100个创新平台集聚。此外,璧山还规划建设一个6平方公里的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
【正文】在交通方面,璧山在航空、高铁、高速、轨道等交通设施方面推进迅速,有条件成为主城与渝西结合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已经开通成渝高铁,建成高铁璧山站;地铁一号线璧山段预计在2019年年底实现试运行,地铁至高铁“云巴”线路正在建设中;已建成和在建的成渝高速、渝遂高速、渝蓉高速、合璧津高速、九永高速构成了璧山“五横一纵”的高速路网。
【正文】在生态方面,璧山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动地践行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秀湖公园、观音塘湿地公园、秀湖汽车露营公园、枫香湖儿童公园等30个公园相继建成,城市公共绿地增加到200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
【正文】一座城市的价值是在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中得以体现。如果说,绿色是璧山的外形基底,文化则是璧山的深刻内涵。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生活品质和生态品质进程中,璧山响亮地提出了“儒雅璧山·田园都市”的城市愿景定位。自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建制以来,文人墨客不绝于途,而崇文重教、耕读传家、诗书济世的儒雅古风,也正成为滋养温润这座城市最为持久,并使之个性最为鲜明生动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