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人民日报》“社会治理在身边·关注厕所革命①”专栏,以《公厕标准化·大家都认可》为题,报道了璧山在厕改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璧山在厕改方面还有哪些新进展、新举措?城市品质提升方面又有哪些新做法?下面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看一看。
【正文】建设一座干净整洁的公厕相对容易,后续管理却是难上加难,只有部门管理好,市民才能用得好。为此,璧山区为每座公厕配备了2名保洁员。这些保洁员均是“夫妻档”,在厕所旁边修建了一间小宿舍,并免费提供电磁炉、微波炉等生活必须设备,保洁员“以厕为家”,24小时负责公厕保洁。
【正文】同时,璧山区城市管理局还针对公厕保洁工作出台了《公厕管理奖惩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制度设计,璧山区的公厕管理从过去的粗放运行逐步迈向了精细化管理。如今,无论任何时候,璧山区的任何一间公厕都能保持干净整洁。
【正文】今年,璧山将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卫生间新增直饮水点、手机加油站、爱心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部分区域新增阅览室等生活配套设施,让市民享受慢节奏生活。
【正文】目前,璧山正在拟订公厕建设的标准化图册,减少公厕建设审批环节;同时,开展维护公厕职能培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今年预计新建公厕6座,改建部分社区公厕,完善内部设施和管理。
【正文】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璧山区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持续推进城市景观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完善便民设施,安装各类休闲桌、凳、椅,打造服务民生的城市“微客厅”。目前,南门唐城、文体广场等5处微客厅已建成投用。
【正文】璧山在城市建设上狠下功夫,从细微处着手,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深度挖掘再现古道文化、状元文化、驿站文化、抗战文化、农耕文化等历史文脉,建设文化主题街区,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人文内涵;开展补绿增绿行动,建设沿道路、河流、高压线的生态廊道;把城市建设成为大公园、大森林、大景区、大水系,不断完善与百姓联系最紧密的城市功能。如今的璧山,精致而不乏人性化设计的公园随处可见;生态停车场与城市绿景融为一体,既满足了市民停车需求,又保护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