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做好人才工作,是赢得竞争主动、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近年来,我区通过深入实施“千人引才计划”“璧山英才”等重点人才项目,聚力吸引高端人才,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人才引领机制,用实践检验“区位+环境+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公式,取得了较好成效。
【正文】近几年,我区采取硬性引进、柔性引进、自主培养三种形式,共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2000余名,引入后,这些人才迅速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正文】从2017年起,我区每年遴选一批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璧山英才”,由区委、区政府命名并给予资助。他们涉及工业、医疗、建筑、教育、饮食等多个领域,个个都是行业的翘楚。“璧山英才”这一荣誉,让其成为引领各行各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不断为璧山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变化。
【正文】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堂福是2017年的“璧山英才”之一。他不但带领蓝黛公司将产品远销海外,尤其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与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创新性地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利用大学生人才进行汽车动力传动产品技术攻关,助力公司取得了授权专利100余项。
【正文】朱堂福认为,大学是人才的孵化园与聚集地。他将自己的成功模式积极推广,提议璧山国家高新区建设重庆市大学生综合实训基地,帮助“校企合作”模式落地全区生产制造企业。随着《大学生实训基地实施方案》的出台实施,我区逐渐形成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的联动发展体系,与重庆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签订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在蓝黛公司等32家企业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几年来,我区已接纳5000余人次到企业进行实训,并将一部分人才吸纳为璧山的重要人才。
【正文】除了朱堂福,“璧山英才”中,还有构建“青雅课程体系”,研发《学生综合评价手册》和“成长观测平台”的教育专家傅静;有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填补国内技术空白30余项的工业大咖王绍慧;有对“来凤鱼”进行干炒、清蒸、红烧等200多道烹饪工艺创新,菜肴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龙大江……
【正文】伴随着更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我区正不断筑起人才高地,聚集创新活力,逐步走上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