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长期以来,“有事找警察”的观念深入人心,但一些因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债务纠纷等非警务纠纷引起的报警,则往往消耗了民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调解。为了促进全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区委、区政府从2015年10月起,建立健全“2+N”联调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互联互动的优势,在3年的实践中成效明显,辖区综合治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正文】在试点过程中,人民调解员进驻派出所,接手民事纠纷和适用调解的治安案件,不仅确保了矛盾纠纷解决更专业、更及时、更细致,而且使大量非警务类纠纷从派出所工作中剥离出来,减轻了民警的工作负担,使民警有更多时间处置刑事、治安类警情和深入社区开展基础工作。
【正文】据介绍,“2+N”联调机制是指派出所和司法所共同主导;多部门协作、多资源整合,区级相关部门协作、整合镇街所属部门、村(社区)组织力量,搭建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派出所调解工作室这个平台,积极开展治安调解与人民调解的对接联动,有效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化解矛盾纠纷。
【正文】各镇街驻所调解室与各派出所110警队一样,24小时值守,365天均有人值班调解纠纷。镇街综治办主任、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轮流带班,负责指导突发事件处置,以及重大、复杂疑难纠纷调处,确保简易案件24小时内调结,复杂案件15个工作日调结。“2+N”联调机制的推广在全区开创了各职能部门联动的良好局面,也进一步提升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
【正文】社会治理只有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联调机制的实施,调动了N个涉事单位或机构的积极参与,进一步延伸联调触角,建立起公安机关与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医疗教育、环境保护等专门专职调解组织和职能部门的对接,真正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部门具体指导,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调解格局。
【正文】“2+N”联调室成立以来,基层矛盾化解卓有成效。社会治理创新,突破口在基层,关键是要将矛盾纠纷化早化小。“2+N”联调机制实施以来,最突出的作用是减少了矛盾纠纷引发的“民转刑”案件发生,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正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我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璧山用实际行动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也用多元化的方式实现了矛盾高效化解,人民调解公信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群众满意度也不断升级,联调联动的社会治理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有力助推了平安璧山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