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围绕服务解决民营经济存在的“短板”,璧山开出了一剂剂良方,陆续拿出一系列“硬招”“实招”,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设立了4亿元工业企业流动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5000万元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周转资金;做大了“助保贷”“银政通”规模和科技企业信用贷款规模,从而为民营经济提供资金保障。
【正文】民营经济对璧山区的经济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还存在总体规模不大、优质企业不多、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璧山区出台两个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便是希望进一步促进璧山区民营经济发展,让其更具活力与动力。
【正文】这两个实施意见中有不少“干货”。比如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从“种子期”“初创期”到“成长期”的种子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由银监部门对银行抽贷、断贷、压贷等情况加强监管。
【正文】同时,璧山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璧山区还提出了“5-20-50”工作目标,具体为: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将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审批时间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总时限压缩至50个工作日以内,持续推动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审批改。“5-20-50”审批改革运行以来,审批时间相对以往压缩了60%以上;推进“一网两端”建设,打造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的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平台;实施审批服务“五个100”行动计划,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改革要求;实施企业“零检日”行动,让企业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发展。
【正文】璧山区还编制并公布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两个目录清单”。取消、停征涉企收费41项,清理、调整各类保证金31项。璧山国家高新区建立“订单式”服务制度。民营企业将诉求作为订单上报,高新区将限时办结、反馈,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正文】人才是提升民营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此,璧山鼓励企业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资助企业创新型人才,评选区内人才最高荣誉“璧山英才”,还建立了“驻英国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
【正文】璧山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到2022年,全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9万户以上,其中民营企业3万户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3%左右,创造税收占全区税收收入比重达到85%左右,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95%左右。
【正文】下一步,璧山将继续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同时,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技术创新,做大规模并促进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完善上下游产业链,让企业走集群式发展、抱团发展道路;引导企业学习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瞄准行业标杆,立足更高平台做大做强;鼓励扶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