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年上半年,璧山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5.2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位居重庆渝西片区首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数据,保持了平稳健康增长。璧山区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实现两位数增长,发展动力从何而来?答案就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正文】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珍贵的公共产品。近年来,璧山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理念,打造“深绿城市”,强化宜居功能,在不断拉大的城市框架中,将山水、植物、建筑、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走出美丽与发展的双赢“路径”。
【正文】凭借优美的城市和园区环境,这几年,璧山不用刻意外出招商,这个“园林式工业园”就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投资者前来。诸如众泰、比亚迪等企业一样,一个个大项目,在“绿城”的吸引下,经常“很偶然”就落户璧山。园区内,没有机器的轰鸣,却处处鸟语花香;这里,不见连片厂房,却真正“寸土寸金”;这里,既承载着现代工业的脉动,也辉映着现代都市的激情。
【正文】在努力推进城市深绿型生态化建设的同时,璧山隧道、黛山大道、成渝高铁等璧山境内的交通大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璧山与西永微电园、重庆机场、渝新欧国际铁路起点站、保税港区等物流通道的瓶颈打通,实现“半小时物流圈”。
【正文】从一个IDEA到企业上市之路,看似漫长,但在璧山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这一切都将变得更加简单。在高新区创业大厦里,有了梦想便有机会插上“翅膀”,从创客开始,便开始享受政府的全方位政策、资金及技术扶持,直至成为上市公司。同时,高新区还设立专项基金,打造集创业大厦、创业大道、企业加速器、金融集聚区和产业创新升级体验中心四大功能为一体的重庆“双创”生态圈,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服务。
【正文】除此之外,璧山国家高新区还抓住全市优质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契机,用“创新、开放”的思维谋划“绿色”工业集群。在给予企业良好的营商氛围及优惠政策的同时,璧山利用毗邻重庆大学城得天独厚的优势,实现“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融合发展,引进高技术人才,将高校、科研机构优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就这样,区位、环境与人才叠加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吸引了一批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其核心零部件、机器人、增材制造及相关产业的工厂进驻璧山。
【正文】目前,璧山区已经集聚了一大批智能制造相关企业,初步形成了以众泰、金冠、蓝黛等公司为龙头的先进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据了解,璧山国家高新区今年将实施“产业智能化”工程,引导扶持100家以上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培育新增长点,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高地。此外,璧山还启动了20平方公里的人工智能产业园规划编制,引进落地北京云狐时代、亚金联机器人等15个智能化项目。工业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慢慢构建起一个新兴工业产业体系,促进璧山的工业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正文】为增强产业竞争力,璧山区还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构建创新平台,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资源汇集。同时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璧山还设立了5支产业和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正文】值得一提的是,璧山区还联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协作配套中心、重庆大学、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等共同组建了重庆市首个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空间信息、新型材料等军民两用新技术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正文】众多创新平台的聚集,使璧山新兴产业创造力显著提升。数据显示,璧山区目前拥有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接近100个,2017年全区新增科技型企业101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