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布局“一生之城”重点项目,通过高品质精准服务,给人以便利、给人以温度、给人以归属。今天启用的重庆西郊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无疑就是落实这一举措的最好体现,该项目必将成为适合民众需求的民心工程、环境优美的心态工程和文明进步的示范工程,将成为“一生之城”的“人生后花园”,也为和美璧山再添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正文】重庆西郊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位于森林资源丰富、空气清新的河边镇复兴村,项目于2016年6月动工开建,园区规划建设有业务办公区、核心水景区、殡仪服务区、守灵配套区、追思墓园区、生活服务区等。目前,公墓服务中心主体结构已完工正进行装修设计,墓区完成255套墓位建设,水库驳岸工程完工,绿化、景观配套工程已基本成型。首期255套经营性墓位中251套为双穴、4套为单穴,可容纳逝者506名。近期,经营性墓位将对外销售。
【正文】在项目现场,园区青山环抱、水系环绕,建有大规模绿化和生态停车场,以及明清风格仿古功能建筑,实现了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其中,占地40亩的殡仪服务区引入了全国领先的“环保火化炉”等设备,通过特殊技术处理,可实现无污染排放。据了解,该项目建设之初便融入了生态、文化等元素,力求打造虽是公墓却胜似公园的良好环境,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人文纪念公园,建成国家一级标准殡仪馆和一级标准公墓。
【正文】值得一提的是,除彰显生态、文化元素外,重庆西郊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公园内的公益性公墓“璧和苑”是专为农村五保户、城市低保户、城乡三无人员等困难群众修建的,占地380平方米,花坛一圈生态墓碑为108套,每块墓碑可刻字约20人,预估总共可容纳2160位逝者,可解决每年百余位特殊困难群众的安葬问题,满足璧山近20年特困逝者的安葬需要。同时,“璧和苑”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也是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积极推动绿色殡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