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岳东在学习环保相关知识
家风家训,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塑造人们的品格。
在璧泉街道干部邱岳东家里,虽然没有成文的家训,但勤俭节约、生态环保一直是他们家恪守的家风。
11月25日,记者来到邱岳东家,只见屋内干净整洁,阳台的花草生机盎然,整个房间显得清新和自然。而在墙角摆放着的几个垃圾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我儿子自己动手做的分类垃圾桶。”邱岳东笑着解释说,孩子的学校正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得知这一情况,便鼓励孩子用可回收物自己动手做了三个分类垃圾桶,并约定以后垃圾一定要按照要求分类投放。
邱岳东家所在的小区还没实行垃圾分类,但是他们家里已经开始践行垃圾分类了。
“像塑料瓶和纸壳等可回收垃圾,我们会单独循环利用或者废物利用,其他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也会独立分装,然后送到社区分类垃圾站。”邱岳东说。
在邱岳东的影响下,其儿子不但学会了勤俭节约,还养成了收集可回收物品的好习惯,并主动和别人讲垃圾分类、讲环保等方面的知识。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除了讲道理就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邱岳东说出了自己的教育心得。
邱岳东是一名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加入璧山自行车协会已经12年。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着一件事,那就是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每年他都会组织自行车爱好者参加“节能减排 绿色出行”“9·22世界无车日”“全民健身月”“璧山环城骑行嘉年华”等公益活动。通过公益骑行的方式,带领协会志愿者们向市民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向社会输送正能量,唤醒大家对环保事业的热爱。
参加自行车协会以来,他骑行里程已累计达到5万公里,践行对环保的初心和使命。
与此同时,在工作中,他常年坚持走路或者坐公交的低碳出行方式。在路上,只要看到路边有散落的垃圾,就会随手捡拾并投进垃圾桶里。因为从事宣传类工作,他一有机会,就向群众普及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常识,带动周围人参与环保。
“环境保护是每一代人的事业,我们不仅要为下一代留下绿水青山,还要传承环保理念,让绿色节约、生态环保的精神薪火相传,感染更多的人。”邱岳东说。
(记者 马惠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