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脚下层林醉,小桥流水村落美。7月9日,在福禄镇和平村徐家院子入口处,几名路过的游客被路边用泥土筑起的景观墙吸引住,下车驻足拍照留影。 “这儿山清水秀环境美,比城里还好。”游客们对这里的环境赞不绝口。
再现农耕文化
打造美丽乡村
“宽阔干净的马路直通村里,溪水蜿蜒,杨树柳树轻抚青瓦白墙……”村民安世平介绍,这与以前村路泥泞难行,村里畜禽乱跑、垃圾乱堆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这样美好的环境,得益于福禄镇进行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据悉,今年,福禄镇将和平村徐家院子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将院落里的主干道硬化为水泥路,为通往各家各户的道路铺上石板;在房前屋后用竹篱笆围成鸡棚柴棚;安装太阳能路灯。同时,实施改水改厕,增设垃圾桶,修建花池,增设健身器材等。
“如今徐家院子不仅设施完善,还打造了很多景点,有着浓郁的新农村气息。”安世平自豪地说,时常有过路的行人到这里参观拍照。
记者注意到,院子入口处兴建了一处泥巴墙残垣的景观,刻上“徐家院子”几个大字,显得古朴雅致。往里走是青砖老旧石条做成的景观墙,墙上镶嵌着陶罐、农耕器具等;鹅卵石砌成的花台种上了鸢尾、春娟、美人蕉,不远处用茅草盖顶的凉亭周围种满了杏树、桃树、李树。一条清澈的小溪从院子边上流过,有着上百年年轮的黄桷树像一把大伞为小溪遮着阳,挡着雨;溪里的水车悠悠地转动,村民们踏着方石板在小溪里打水……处处都透露着浓浓的乡愁。
“这才是我们心中美丽乡村的模样。”安世平笑着说。
月月评比环境
户户争当先进
大环境打造好了,如何让村民们自己维护好各家房前屋后小环境,如何共同保持大环境,让美好的环境一直保持下去?这让和平村党支部书记杨荣犯了难。
“修建了柴棚,柴草仍然随手堆,烂家具、家电房前摆,垃圾不进箱,栽种花木的花台想种点菜等,这些陋习一时半会改不了。”杨荣认为,要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还要建立整洁庭院评比机制,激发村民清洁家园、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才行。
随后,杨荣召集徐家院子里的人大代表、党员、志愿者,有威望的老者等,成立院务委员会,负责院落日常事务管理、清洁卫生维护等。同时,由村干部与院务委员会的成员组成检查小组,每月不定时对每家每户的清洁卫生情况进行打分,然后村民可凭积分兑换洗洁精、洗衣粉、肥皂等相应奖品。
“考核内容有10项,总分值有12分。有评比机制很好,以前不太讲究卫生的,在这种大环境下都行动起来了,户户都争当先进。”杨荣高兴地说,经过院务委员会的前期工作,在5月的评比中,全院39户村民,有26户得了8星以上,环境卫生保持得很好。
“上月我因为阴沟的杂草没清理彻底,被扣掉一分,只得到11分。”村民徐志华遗憾地说,以后争取拿到满分,不但有荣誉,自己住在整洁的环境里也更舒心。
杨荣表示,下一步徐家院子将把人居环境整治写进村规民约,并设立“红”“黑”公示榜等,进一步让村民发挥出主体作用,形成人居环境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记者 陈富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