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于1949年12月1日解放,璧山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回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家庭。璧山是怎么解放的?璧山的中国共产党为了璧山的解放作出了哪些不懈努力和奋斗,有哪些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璧山的共产党人作出了哪些流血牺牲?解放前璧山的县长、县党部书记、参议长是如何抓捕的。下面我们穿越历史,回到解放前的璧山看看。
黎明前的黑暗
解放前的璧山隶属于四川省重庆市管辖,距离重庆市六十几公里(老路),处于成渝公路要道上。璧山管辖的青木关、凉亭关都是进出重庆的重要关口。由于璧山是重庆近郊县,地理位置重要,国民党当局非常重视对璧山的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璧山首次建立党组织至1949年期间,多次遭到破坏,中共地下党党员多次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解放前璧山上空阴云密布,到处充满白色恐怖。
国民党反动当局在1948年8月逮捕了璧山中共地下党成员张铭新、白石坚,逮捕后送往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关押。他们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保护战友同志和党组织的安全,在监狱里他们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保持共产党人宁死不屈的坚强性格。1949年11月27日他们在国民党反动派监狱渣滓洞的“11、27”大屠杀中惨烈牺牲。国民党反动当局还对璧山地下党袁仲仪、张黎、陈均德等同志进行抓捕。由于党组织应对措施得当,应对及时,抓捕未果。笔者曾经听到陈均德讲过特务对他的抓捕,他当时从合川回到璧山老家已是晚上,第二天清晨,天未大亮就离家外出前往璧山河边场乡下同学家去了,对父母讲回合川去了。待天亮时重庆来两车特务去其家中抓捕。陈均德讲到:特务们追问其父母,陈均德到哪里去了。其父母回答去合川了。特务们去合川又扑了空。否则遭抓捕成功,也会像张铭新、白石坚他们那样关押到中美合作所,在1949年11月27日渣滓洞的大屠杀中牺牲。璧山反动当局在1949年还抓捕在璧山的进步人士和革命群众200多人关押在璧山监狱。在解放前的璧山、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革命运动抓捕共产党人的同时,积极贯彻执行重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方针、政策和组织措施。四川军阀杨森当时任重庆卫戌区总司令,重庆市市长。杨森为了蒋家王朝的灭亡作垂死挣扎,下令重庆所属各县成立卫戌区反共保民军,在璧山成立重庆卫戌总司令部反共保民军第十三师,拟任命璧山在乡军官会军官、黄埔军校五期毕业的吴邦骅为反共保民军第十三师少将师长,保民军第十三师成立后璧山国民党当局又召开璧山党政军参(参议会)会议,成立“璧山城防警备司令部”,任命吴邦骅为城防司令,胡正刚、刘争环为副司令。责成璧山城防司令部指挥璧山的反共保民军、县自卫队、县警察局中队、各乡镇联防队等,妄图据武对抗共产党解放军解放璧山,面对黎明前的黑暗,请看中共地下党如何应对。
二、迎黎明、暗中布局
1948年中共川东地下党,为了迎接解放,配合解放军解放四川、重庆、璧山等地也作了紧锣密鼓的安排部署。
一、组织发动华蓥山武装起义,将四川岳池、武胜、广安、合川、渠县作为华蓥山起义的第一线,将南充、蓬安、潼南、铜梁、璧山等地作为第二线,如果第一线起义成功,第二线揭杆而起发动起义,迎接解放。如果第一线起义失败,起义人员撤退到第二线,安置隐蔽,参加当地党组织的地下斗争。二、将外地的中共地下党人员,秘密派回璧山发展党组织,积蓄力量,抗捐,抗税,打入当地国民党政府,组织参加两面武装,择机起义、迎接解放。
璧山地下党特区书记刘永贵就是在铜梁参加了地下共产党后,于1948年派回璧山开展地下工作的,狮子地下党支部书记陈均德是合川中学高中部地下党秘密派回璧山开展地下工作的。还有狮子陈琼德,八塘卢泽深等中共地下党员被秘密派回璧山。刘永贵回到璧山,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共璧山特支、中共璧山北区工委、璧山特区工作委员会,秘密领导璧山全境的地下斗争。陈均德回到璧山发展党员,建立了中共狮子支部、八塘支部。华蓥山起义失败后撤退到璧山的原中共合川高中部支部书记邓万勋等一批共产党人来到璧山,在璧山参加璧山的地下斗争工作,壮大发展了璧山地下党力量。中共璧山地下党狮子特支书记陈馨德就是邓万勋来到璧山发展的地下共产党人。中共璧山地下党组织自从上级在1948年秘密派回刘永贵、陈均德等一批共产党人回璧山开展发展组织工作后到璧山解放时,璧山的中共党组织发展建立了特区工委1个、特支3个、支部11个、直属特区工委独立小组2个、中共党员113人,遍布璧山全境。
建立两面政权,掌握两面武装
中共璧山地下党为了解放璧山,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渗透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各级政权和武装力量中去动摇反动当局的根基,为璧山解放作准备。
中共七塘乡地下党支部书记梁国雄按照上级党组织安排,经过各种社会关系活动上层,于1949年6月当上了璧山七塘乡乡长,使七塘乡政府表面是国民党领导的政权,实际上已成为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梁国雄当上乡长后,按照璧山县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指令,各乡镇成立自卫队时,以中共地下党员周平安、尹绍轩、刘元金为骨干,组建了120多名人员的自卫队。表面上这支武装属于国民党领导,实际上是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1948年12月中共璧山特支委员袁仲仪发展六塘乡乡民代表主席刘明文参加了共产党后,通过关系向上层有关人士的思想工作得到支持,刘明文在六塘乡也掌握了全乡的实权。使璧山六塘乡也成了共产党暗中掌握的政权 。刘明文掌握六塘乡政府实权后,积极争取接龙乡乡长江文彬、副乡长陈东周,团结他们,动员他们听从我党指挥。经过刘文明的努力工作后接龙乡政府也归我党控制,成了两面政权。
璧山县狮子乡陈馨德入党后又发展了其堂姐陈缙云、爱人曾诚富、曾家姐夫叶公达入党。叶公达家住璧山县正兴乡,是习武之人,爱打抱不平,有正义感,在当地有一定名望。在正兴乡成立乡自卫队时当上了自卫队长,叶公达加入中共地下党后,正兴乡自卫队也成了两面武装。叶公达领导的自卫队还被地下党命名为中共璧山游击队,叶公达任游击队队长。准备暴动后开到璧山西山的主峰燃灯山上打游击,随着国内形势变化,上级要求积蓄力量迎接解放,地下党才放弃了暴动计划。这些两面武装在1949年12月1日璧山解放后,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旗号,为当地维持社会治安、剿匪,建立人民政权作出了贡献。
中共川东特委在1948年组织的华蓥山起义遭到国民党反动军队镇压、围剿,起义失败。参加起义的邓万勋1948年年底冲出包围,按照上级党的安排来到璧山住在陈均德家中。对外讲是其同学关系来找陈均德大哥补习功课,准备高考的。邓万勋来到陈家在与陈均德大哥陈馨德交往中,发现陈馨德有正义感,敢作敢为,思想进步,并在1947年以教师身份团结群众将贪污受贿的本保保长赶下了台,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进步青年和人才。于是邓万勋就发展了陈馨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7月中共狮子支部改组为狮子特别支部,陈馨德担任狮子特支书记。
陈馨德担任中共狮子特支书记后,为了更好地接收安置从华蓥山起义撤退下来的战友和同志,进一步巩固狮子中心小学这块革命阵地,开展了一场夺权斗争。
当时的中心校校长是副乡长级别,掌管一乡的教育大权,可以任意聘用该校教师和解聘该校教师。陈均德在狮子中心校任教期间,发现该校校长思想反动,不学无术,生活糜烂,沉湎酒色。就与陈馨德一道搜集该校长劣迹材料上报璧山县政府教育科,陈馨德的女友是城东乡小学的校长,陈馨德又利用女友在上面的关系活动。县教育科在铁证如山的材料面前,不得不罢免了该校校长职务,任命陈馨德担任了狮子中心小学校校长。
陈馨德当上狮子中心校校长后,为了更隐蔽安置邓万勋同志,为了邓万勋更好开展革命工作,与璧山三教乡小学校长商议,采取狮子、三教互换教师的办法将邓万勋安置到三教乡当了一名正式教师。
邓万勋在起义失败时,受合川国民党反动当局通辑,只身逃到璧山,没有任何生活物品,陈馨德于是将为女友订制的金戒子买掉,为邓万勋购置了一套生活用品,让邓万勋装扮成了一个象样的教书匠前去三教小学校任教。三教乡在璧山西部,不通公路,远离璧山县城,是个穷乡僻壤,更有利于隐蔽开展革命工作。邓万勋在三教以教师职业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当时是中共璧山特区工委宣传委员,又任狮子特支宣传委员。经过狮子特支发动的这场夺权斗争,使狮子中心小学成了中共璧山地下党的又一个巩固的革命阵地。在随后的革命斗争中陈馨德利用这块革命阵地的有利条件,成功策反璧山在乡军官、黄埔五期毕业的吴邦骅出山执掌璧山军权为我党所用,为和平解放璧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陈馨德当上狮子校长后,其堂嫂吴邦贤带着吴邦骅的爱人王贞娥来找陈馨德应聘狮子小学教师岗位,陈馨德聘用了王贞娥为教师,为日后策反吴邦骅埋下了伏笔,也为陈馨德拉近了与吴邦骅的关系。
重庆卫戌区总司令、重庆市市长杨森下令所属重庆管辖的巴县、江北、涪陵、长寿、南川、武隆、丰都、合川、璧山、铜梁、永川、江津等十六个县成立“反共保民军”五个军,各县成立一个保民师,璧山成立保民军第十三师,拟定由黄埔军校五期毕业的璧山狮子乡人吴邦骅出任师长。中共璧山地下党得到该情报后,璧山地下党特区工委书记刘永贵召开地下党负责人会议,传达、通报当前形势,研究对应措施。
会上,刘永贵要中共狮子特支书记陈馨德了解吴邦骅的具体情况。陈馨德向刘永贵反映吴邦骅的堂妹吴邦贤是其堂哥陈慎德的配偶,可以通过吴邦贤了解吴邦骅的情况。当时吴邦贤正在狮子小学当教师。当刘永贵得知这一情况,立即向陈馨德下达任务:拉紧亲戚关系,找吴邦骅摆谈时局形势,动摇其反动意志,时机成熟时,可代表璧山地下党策反吴邦骅为我党所用,为解放璧山所用。
陈馨德为了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抓紧时间与其堂哥堂嫂走动,了解情况。在堂嫂吴邦贤处了解到吴邦骅是通过其三叔吴詠南介绍考入广州黄埔军校五期学习。
广州黄埔军校是一九二四年国共两党合作在苏联共产国际组织支持下孙中山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专门为国共两党培养军事人才。国共两党都在全国选派进步青年报考黄埔军校。吴邦骅的三叔吴詠南在四川省城成都读书时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回到璧山在辛亥革命中联合陈懋昭、陈雪樵等推翻满清在璧山的最后一届政府,随后在重庆蜀军政府,四川省政府、南京政府任职,得知黄埔军校招生情况后,就介绍侄儿吴邦骅报考了黄埔军校。
吴邦骅于1927年8月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吴淞要塞司令部任排长。1928年1月转入革命军官团培训,先后在国军中任连长、营附、营长,中校团副,上校团长。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上海淞泸会战及其它战役。曾多次负伤。由于吴邦骅生性耿直,不会阿谀奉承。直到抗战结束还是一个副团长。在四川军队任职期间,通过其五叔吴克雄出面找上层关系才当了个上校团长,当时吴邦骅五叔吴克雄是四川乐山地区少将副司令,笔者曾在七十年代在重庆看望吴克雄时听吴克雄讲,吴邦骅生性耿直,当上团长后看不惯军队上层官员腐败,联合其黄埔军校的同学向他们的校长蒋介石告状。蒋介石为了拉拢国军里的高级军官为他卖命。哪里会理会支持吴邦骅他们中下级的军官吗?结果吴邦骅的上司得知情况后,免去了吴邦骅的上校团长,调吴邦骅到四十四军当了一个上校参谋。吴邦骅算是看清楚了蒋家王朝的黑暗和腐败。于是在四十四军上校参谋任上回到老家璧山狮子乡,在璧山的在乡军官会当了一名退役军官。
陈馨德通过其堂嫂吴邦贤了解了吴邦骅的基本情况后,决定与吴邦骅见面,了解他的思想情况,了解国民党当局是否成立保民军,在璧山是否叫他任师长一职的情况。
陈馨德利用狮子中心小学校长身份,以请客的方式,邀请吴邦骅到学校作客面谈,主动介绍自己是吴邦贤的堂弟,以拉紧亲戚关系入手,逐步谈论到当时国家形势和时局。
在摆谈中陈馨德谈到,全国大部份地方都已被共产党解放军解放,解放军正向四川挺进,重庆肯定在不久就会解放,问吴邦骅对时局的看法,吴邦骅也谈了对实局的看法,谈了对蒋政权的看法。吴邦骅在国民党里队中也知道国民党节节败退,对蒋政权垮台的事,解放军在各个战场势如破竹大获全胜,他们的看法一致。陈馨德也试探性的问吴邦骅,璧山是否成立保民师,要他当保民师师长一职的情况。吴邦骅想到是同乡又是亲戚,就承认有这么一回事,说确实国民党当局有人对他讲过要他出面组建成立璧山保民师当师长。但事情未作最后决定。他们又谈到璧山狮子处于重庆成都的交通要道上,如果解放军打进来,璧山保民师抵抗,双方交战,璧山、狮子都要遭秧。家乡父老都要生灵涂炭。他们双方看法基本一致,都不愿在自己的家乡发生战争。最后,陈馨德告诉吴邦骅如果决定成立保民师时,当局要决定他当师长,请吴邦骅告诉一下。吴邦骅表示上面决定后立即通知。
十来天后,吴邦骅邀请陈馨德在狮子场场口朱明聪饭馆吃饭,告诉陈馨德,璧山已决定成立保民师,并请他出山当师长组建璧山反共保民师。人员在璧山就地解决,武器弹药装备全师由重庆卫戍区统一配备。他还谈到他在国民党军队二十多年一直不受重用,是不受国民党信任。现在启用,他当保民师师长是利用他是为蒋家王朝殉葬,他还说到:不干、脱不到手,还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要干、共产党解放军来了,也脱不到手。感到进退两难。陈馨德听到这里,知道策反吴邦骅的时机来了,就向吴邦骅表明了自己的共产党身份,并代表中共党组织,对吴邦骅讲,你可以出任璧山保民师师长,只要你听我们共产党的话,接受共产党领导,你的过去,可以既往不咎,还可以立功受奖。人民政府成立后,还可安排工作,陈馨德还介绍了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在北京起义,和平解放北京的事,受到人民欢迎,受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欢迎,共产党对傅作义的过去也没有追究,而且加以重用。陈馨德还对吴邦骅讲,你今后也可以率部起义和平解放璧山,为家乡父老免遭战争之苦,为璧山人民作贡献。
吴邦骅听了陈馨德一席话,在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当即表示,愿意接受共产党领导,当时的吴邦骅就向大海里即将被狂风巨浪打翻一叶扁舟被巨轮救了一样,感到黑暗中见到了光明,茫茫大海中找到了航船。当即表示愿意接受共产党领导,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
陈馨德听了吴邦骅的表态,非常高兴地对吴邦骅说,今天的谈话要严守秘密,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去当保民师师长,到时候我们会派人来保民师协助你工作。
于是吴邦骅就答应璧山国民党当局,愿意出任反共保民军十三师师长一职。结果重庆卫戊总司令部发下来的委任状却是委任吴邦骅为保民军十三师少将副师长兼璧山团团长。吴邦骅再一次看到了国民党对他的不信任,更坚定了他跟共产党走的决心。
吴邦骅在陈馨德的帮助下搭上了共产党奔向光明的航船后,以璧山保民师少将副师长的身份,参加了璧山国民党当局召开的党、政、军、参(参议会)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决定成立璧山警备城防司令部。委任吴邦骅为璧山城防司令。在讨论配备两名副司令时,吴邦骅为了更好的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更好的开展工作,推荐保民师璧山团副团长刘争环、三营营长胡正刚任副司令。因胡正刚是中共璧山区特委派到保民师协助吴邦骅工作的。刘争环又是胡正刚的亲戚,这两人在其身边,工作方便,也不易暴露,能够更好的为党工作、为人民工作。按规定吴邦骅组阁城防司令部,有权提出副职人选的权利,在会上通过了吴邦骅的建议。
胡正刚是1927年8月参加共产党,是1929年共产党在璧山建党时的首任特支书记,由于工作不慎,引起国民党当局怀疑,撤退到重庆躲避,从此与党失去联系,也为了更好的隐藏身份,加入了国民党军队当兵。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少校副官、中校科员等职,1947年初被革职回乡。在1949年3月在璧山重新加入中共璧山地下党,胡正刚在璧山保民师当营长前是璧山北区联防办理处主任,手中也掌握有一支两面武装队伍。
璧山城防司令部成立后,负责指挥全县的地方武装,反共保军第十三师,县自卫队、县警察局、县警察中队、各乡镇联防队等。刘永贵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这样璧山虽然尚待解放,实际上我党已经基本掌握与控制了全县的各种地方武装。
抓捕三巨头,璧山解放
1949年11月下旬,中共璧山特区工委通过陈馨德、胡正刚向吴邦骅布置任务:严密注视国民党当局动向,防止国民党溃军的扰乱和破坏。因重庆驻扎的国民党军队溃败时经璧山撤往成都;二、保护城市交通道路及通讯设施及重要仓库及电厂不被破坏。三、维护好璧山地方秩序,配合解放军解放璧山。吴邦骅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以璧山城防司令部的名义发布命令,命令璧山县警察局、县警察中队日夜巡逻,保护上述设施,暗中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直到璧山1949年12月1日解放时,上述设施完好无损,一座完整的璧山县城回到了人民手中。
1949年11月27日前璧山地下党通知吴邦骅,最近几天解放军就要进入璧山,你们部队穿的国民党军队服装,佩戴国民党徽章,以免发生误会。命令你近期撤离璧山县城。吴邦骅为了贯彻上级党组织指示精神,于11月27日下午以城防司令的名义,下令释放璧山监狱关押的革命群众200多人。当天晚上,吴邦骅将能带走的城防部队撤离璧山县城。沿着璧山通往铜梁的公路向河边场撤去。当晚沿途都是由重庆撤往成都的国民党军队。有的国民党军队询问他们是哪个部队,他们回答是司令部的。就这样他们顺利绕道河边场撤到璧山重镇大路场。
由于吴邦骅遵照中共璧山地下党的指示,带领城防司令部能带走的人员于11月27日晚撤出璧山县城后,28日的璧山县城,昔日戒备森严的城防司令部,人去楼空,等于是放出重要信号,解放军快到璧山了。璧山当局的三巨头及其他反动势力一片惶恐。
1949年11月28日,吴邦骅率部在大路场拦截收编了由重庆北碚溃逃下来的交通警察中队100余人。当时在大路场遭遇该警察中队时,吴邦骅的旧部军需主任吴敬中认出警察中队队长万远游是丁家同乡,吴邦骅知道情况后,叫吴敬中代表吴邦骅劝其归顺璧山吴邦骅,吴敬中说:只要你们归顺我们吴司令,吴司令可保证你们全体人员生命安全,有光明前途,吴司令绝不会亏待你们,告诉万远游中队长还可官升一级。万远游带着这100余人,正感到前途渺茫,听吴敬中这样一说,思虑一下后表示愿意收编到吴邦骅的部队。吴邦骅也信守承诺拿出委托状,委任万远游为上尉连长。吴邦骅收编溃逃警察中队也是为了贯彻中共璧山下地党组织的指示,以免该中队逃往璧山危害璧城的社会治安。
当晚吴邦骅率领全体官兵170多人来到依风乡的黑林,胡正刚的老家与胡正刚掌握的璧北联防队100多人会合。
第二天上午,吴邦骅与胡正刚集合300多人的队伍,宣布起义。吴邦骅宣布:我们这支队伍,现在正式脱离国民党,接受共产党领导,是一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命令全体官兵撕下国民党的帽徽领章,并宣布城防司令部副司令胡正刚是共产党派来领导我们的。叫大家欢迎胡正刚讲话。胡正刚代表中共地下党欢迎大家参加起义,并宣布这支部队番号是中国共产党华蓥山游击队渝西纵队,吴邦骅任司令,胡正刚本人任副司令。
11月29日上午,吴邦骅所部宣布起义,正式成为共产党的人民武装,下午国民党当局就来了两条大鱼自投罗网。
吴邦骅的城防部队撤离县城后,璧山国民党党部书记徐昌梁,县参议长何能(戡黎)听说城防部队向璧北大路依凤开去。他们还以为吴邦骅的部队还是他们国民党的部队,前来投奔,寻求庇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当初他们请来的保护神成了他们的掘墓人。两人来后就遭到逮捕关押,从这一天起,吴邦骅、胡正刚率领渝西纵队就在依凤一带拦截、阻击国民党溃军,防止溃军向璧山县城方向逃窜。
1949年11月29日,璧山国民党县长徐中晟也往璧北方向潜逃,经过六塘逃往北碚。中共璧山特区工委刘永贵得到消息,立即通知六塘乡地下党支部书记王长明、刘明文召集武装力量拦截。徐中晟来到六塘乡政府,刘明文以乡民代表主席身份请徐中晟吃晚饭,并劝徐中晟不要离开璧山,徐中晟坚持要前往北碚。晚饭后并叫六塘乡乡长牟容光带一班乡丁保护他去其乡长家住宿,第二天好逃往北碚。
王长明、刘明文得到特委通知后,立即组织了王云清、伍思木、段清海、刘文汉、王长庚等二十多人由王长明带队,全副武装荷枪实弹埋伏在徐中晟的必经之路,在六塘乡第四保水磨溪桥的两边,璧山区特委刘永贵、曾子军也到现场督战。他们事前商量 ,只活捉徐中晟,不伤及牟容光的乡丁。
晚上10点钟左右,徐中晟在一群乡丁的保护下走进伏击圈,伏击的战士们按照组织要求朝天上放了一阵乱枪,吓跑了众多乡丁,成功活捉璧山国民党县长徐中晟,将其逮捕。当时徐中晟也要跟着乡丁们逃跑,王长明大喊徐中晟不要跑,你再跑,我们立即开枪打死你。徐中晟立即不敢跑了,战士们立即冲上去,成功抓获国民党县长徐中晟。
中共璧北特支随后也逮捕了国大代表胡国成,军统特务张的山。1949年11月30日截止,璧山国民党反动当局的三巨头全部落入法网。
1949年12月1日解放军进入璧山县城,宣布璧山解放。
尾 声
1949年12月1日解放军经璧山直插重庆,重庆也在同一天宣布解放。随着重庆全部解放,国民党溃军逐步消灭,吴邦骅、胡正刚率领的渝西纵队奉上级命令调回璧山县城,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渝西纵队。吴邦骅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率领璧山城防部队起义,成立渝西纵队后,在党的领导下俘虏敌军300多人,缴获敌军枪支数百支,重机枪两挺,迫击炮三门,六零炮数十门,电台两部,抓获国民党县 党部书记、县参议会参议长,使璧山得以和平解放。
陈馨德巧妙利用亲戚关系 策反吴邦骅出山为我党执掌国民党的璧山兵权,并率部起义,为璧山解放作出重要贡献,也为解放军解放重庆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吴邦骅率部起义,解放军从江津渡过长江,经璧山直插重庆,消灭了重庆最后撤出的国民党军一个团。所以重庆和璧山都在1949年12月1日同一天解放。璧山解放后,吴邦骅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渝西纵队司令员、起义将领,被派往重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研究班学习,学习结束后到西南军区步兵学校任教官,转业后回到璧山任县工商联主任、县政协副主席,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帮助共产党整风,给有关领导提意见,被错误划成右派,吴邦骅生于1905年,于1961年12月病故,终年55岁。1979年2月28日,中共璧山县委根据中共中央(1978)55号文件精神,恢复吴邦骅的政治名誉,对妻子女王贞娥也平反,落实政策办理教师退休。
璧山解放后,陈馨德被上级安排到来凤区担任中共来凤区委任民运委员,负责组织农民武装剿匪,并建立各乡人民政府。1950年3月20日在璧山县城参加璧山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后回来凤途中,现新合村遇上正兴乡匪首张栋材与福禄乡匪首张绍武带领的土匪几百人,因寡不敌众,被土匪抓到太和乡与梓橦乡交界的西山最高峰的燃灯山上,严刑拷打,逼问璧山县城有多少解放军,多少共产党,共产党解放军何时进山围剿他们等等。陈馨德临危不惧,拒不回答任何问题,并奉劝土匪们不要与人民为敌,不要与共产党解放军为敌。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土匪们用尽各种办法都不能使陈馨德屈服,砍去其手指手臂等酷刑逼问,都未得到任何回答,土匪恼羞成怒最后残忍地将陈馨德杀害,砍成几块丢弃大山上的深硝坑内,深硝坑下通西山地下阴河。陈馨德在凶恶的土匪面前为了人民利益,严守党的秘密,宁死不屈,壮烈牺牲,年仅二十四岁。
1950年12月璧山县人民政府追认陈馨德为革命烈士,陈馨德、张铭新、白石坚等一批璧山共产党人,为了革命胜利,为了璧山解放,流尽了他们最后一滴鲜血,献出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璧山区历史文化研究会
陈永浩
2021年10月30日
注:本文作者根据《璧山党史资料第八期》、《璧山县文史资料选集第五辑》、《璧山县正兴镇志》、《璧山县军事志》,璧山黑林起义当事人吴敬中文章及作者本人在青年时期与陈均德、陈慎德、吴邦贤、吴克雄等人生活、接触了解到的情况等资料写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