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森(右)接过群众送来的锦旗(受访者供图)
“谢谢熊所长,多亏了你点醒我。”9月7日,大兴镇司法所所长熊森成功调解了该镇双柏村两兄弟的矛盾。
原来,兄弟二人共同承包的一块土地受到一旁搅拌站排放的污水影响,田里农作物生长缓慢,弟弟的媳妇不满,向搅拌站提出索赔,得到赔偿后,大哥提出赔偿款应按照土地比例进行划分,弟弟的媳妇不同意,两人发生争执,各不相让。熊森了解情况后,从法律、人情两方面出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两人达成和解。
人民调解工作看似简单,背后的门道可不少。面对一个个纷繁复杂的矛盾、一张张急迫焦虑的脸庞,如何找准矛盾焦点,化解群众纠纷,考验的是调解员的本领,在调解工作一线奋战十余年的熊森练就了“三不怕”功力——不怕难、不怕烦、不怕苦。
“熊所长,这里有人触电身亡了,家属情绪很不稳定,需要你过来一下。”今年3月24日,电话里传来同事急促的声音,熊森火速赶往现场,得知受害人朱某在装载苗木时,因张某操作吊车触碰高压线,导致朱某触电身亡。
由于此案存在法律关系复杂、涉及的责任主体多、赔偿标准难以界定等多方面因素,调解一度陷入僵局。熊森多方收集信息,了解到受害人离异,与其共同生活的大儿子是残疾人,家庭贫困,且受害人是家里唯一劳动力。
在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后,熊森找到了矛盾纠纷的焦点,先后组织当事人现场调解6次,仅电话沟通就达上千分钟。最后,熊森征求保险公司意见、申请司法鉴定,多次协调后,这场历时1个多月的纠纷终于落下帷幕,各方达成和解协议。
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十余年,熊森也总结出一套矛盾纠纷化解方法。前期工作主要为紧急调停,避免矛盾激化,同时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取得信任;中期工作为整理信息,找准矛盾焦点,综合分析各方当事人在案件当中的优劣势以及各自存在的风险,以法律为准绳开展调处工作,找到最合适的调解方法,让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期工作为跟踪回访、总结提升。
不仅如此,时任璧泉司法所所长的熊森还顺应新时代发展变化,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通小区、社区网格、企业、行业各调解节点,结合建成的社区调委会、街道调委会、2+N联调中心联合调处等平台,建立了受案、分流、应急联动等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法治天平承载的不仅是法,更是爱。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行政人,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倾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才对得起群众的信任。”熊森凭借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高度热情,扎根在基层,战斗在司法行政第一线,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一路为民,且行且坚守。
(记者 巫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