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私家车车主认为,绑定个“滴滴”,在上下班的路上载个顺风客解决油钱,不耽误时间又能挣个小钱,一举两得挺好的。但如果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否理赔呢?曾经河南省某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私家车接网单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2019年9月8日下午4点23分,绑定“滴滴出行”的王某接到一单起点平江驾校,终点平江县四宝堂的出行订单,4点54分,王某驾驶的小车与蔡某的摩托车相撞,造成蔡某受伤及两车不同程度损坏的交通事故。蔡某将王某、保险公司状告至人民法院索赔78万元。保险公司认为,事发时王某在从事“滴滴”网约车运输服务,故公司无须承担凌某的商业保险的赔偿责任。
法官说法
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某利用私家车开网约车,车辆使用性质本质上已经从家庭自用变成了商业运营,进而导致车辆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王某却未通知保险公司并变更车辆保险类型,因此保险公司在商业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无需赔偿。王某个人则需承担交强险以外49万元的赔偿责任。
法官提醒
私家车从事“滴滴”那一刻起,实质上已将车的“家用”性质悄然改为了“营运”性质,却又往往未能按照营运车辆的标准购买保险。这样的私家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乘客和车主都可能面临被保险公司拒绝赔付的风险,相应的损失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私家车车主若是兼职网约车时,应及时告知到保险公司,变更保险类型并缴纳营运车辆相关的保费。
(区委依法治区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