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纪委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普法普纪宣传资料。

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培训,深入学习法律法规。

福禄镇纪委工作人员走访村民查找“四风”问题线索。
厉行法治,普法先行。
近年来,区纪委结合核心业务,大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普法普纪活动,将普法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各个环节。
监委成立促进纪法衔接
1月22日,区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我区全面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区监委作为依宪设置、依法运行的国家监察机构,与作为党内“纪律部队”的纪委合署办公,有利于从体制上固化正风反腐新成效,将依法反腐进程前推一大步。
那么,监察委成立后,如何做好纪法衔接?纪检监察职责发生了哪些变化?
“与纪委相比,监委要更加突出依法实施监察。”区监委负责人介绍说,区监委的主要工作包括维护宪法和法律法规,依法监察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情况,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而在监察对象方面,也增加到23876人。
据介绍,以前的监察对象包括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政府及其部门、镇街任命的工作人员。
如今,党的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机关、政府、监委、法院、检察院、政协机关、民主党派组织、工商联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都被纳入了监察范围。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部门分设,建立案件监督管理、案件审理、执纪监督、审查调查互相协调、互相制约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对全区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聚焦“四风”以案释法明纪
2017年,区残联部分班子成员收受红包,区文化执法支队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被严肃查处,丁家街道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被中央纪委、市纪委作为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这些案例只是去年我区不断深化作风建设的一些片段。2017年,区纪委按照“紧盯节点、突出重点、直击痛点、扩大看点”工作思路,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3件 47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0人,全部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17起履责不力问题进行问责,全区党风政风以及社会风气显著改善。
“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是以案说纪、以案说法,通报一起,可以教育一批、震慑一片,发挥更好的教育引导和警示震慑作用。”区纪委负责人说。
去年,区纪委加大普法普纪力度,充分利用璧山报、璧山电视台、璧山清风等平台,公开报道作风建设纪律要求、工作动态、典型案例等120余条,在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我区作风建设工作 50余次,不断扩大宣传面,提高社会知晓率。
而每逢节点,区纪委会通过发送廉政短信、警句、通知、负面清单等方式,提前打招呼、提要求,进一步宣传党纪法规知识,强化党纪党规意识,驰而不息纠“四风”。
该负责人表示,我区还将全国各地的典型案例,采用廉政评析和廉政知识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汇编成读本免费发放给全区干部职工,以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性、廉政评析的引导性、廉政知识的普及性和廉政漫画的生动性教育、警醒广大干部职工,严防“四风”反弹。
巡察通报强化成果运用
“学习贯彻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有差距,民主生活会发现问题整改不落实,党性教育薄弱;个别机关党员干部敬业精神不强,存在“懒散慢”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扎实,对专项资金监管缺失,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存在廉政风险……”去年,我区对十四届区委第一轮、第二轮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通报。
对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向社会公布,这并不多见。区委巡察办负责人表示,此举意在接受群众监督,督促问题整改到位,强化巡察成果运用。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实行定期通报,要求未被巡察单位对照检查,举一反三,先行整改。
去年7月,第一轮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在反馈给4个被巡察党组织之后,通过《璧山报》、璧山电视台、璧山网和璧山清风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体进行通报,同时要求各镇街、部门结合通报的问题“照镜子”、即知即改。
“未巡先改的成效逐渐显现。”该负责人说,“以前来凤街道党工委长期以党政联席会或行政办公会代替党工委会,通报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纠正。”
同时,我区还创新巡察抄送制度,积极协助区委、区政府领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分管范围内巡察发现问题整改的督促指导,借力加压。
“对整改不认真、不负责的,追究党委负责人的责任。”该负责人表示。2017年至今,开展了三轮巡察工作,对14个区管党组织进行巡察,共发现问题215个,向区纪委移交问题线索36条,向有关部门提出面上整治建议15条;被巡察单位整改问题144个,建立完善制度108项,清退违规资金200余万元,充分发挥了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作用。
确保“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普法普纪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学以致用,才能让人民群众看到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为此,我区通过普规普纪与落实“两个责任”相结合,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学规学纪、讲规讲纪、守规守纪。
“每一次约谈提醒,就是一次面对面的普法普纪。”区纪委负责人表示,我区制定出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十必谈”和监督责任“十必谈”两个办法,从小处着眼、突出重点,分列党委和纪委开启约谈模式的10种情形。同时,创新性提出“三级约谈方式”,从区领导、镇街部门领导及二级机构负责人3个层面对约谈工作进行明确,将约谈提醒的普法普纪范围覆盖全区各级党员干部。
同时,我区从区领导抓起,制定出台“两个责任”年度清单,明确区委主体责任10项、区委书记主体责任8项、区委班子成员责任8项,区纪委书记监督责任16项、区纪委领导班子监督责任9项,为做好全程工作明确了责任、提供了遵循。
“在问责工作上,力度上更加强化,程序上更加规范,效果上更加明显。”该负责人表示,我区充分利用问责这把 “利剑”,以严格问责推动了“两个责任”落实。
2017年以来,区“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及全区各级各部门开展谈话6000余人次,对34起3个党组织、39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对28起典型问题通报曝光,释放了“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
提升纪检干部法治素养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我区结合监察体制改革及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以“五型”式培训方式,不断提高纪委监委干部法治素养。
据介绍,“五型”式培训是指政治型培训、滚动型培训、职责型培训、实战演练型培训、全覆盖培训。
在双周政治型培训中,区纪委邀请市区党建专家教授讲授党的知识和党史,不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党性修养。
在滚动型培训中,区纪委建立系统性综合培训班+“每周一课”的滚动培训模式,在综合培训的基础上,将宪法、监察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作为“每周一课”培训重点内容,促进干部在系统性学习的同时实时更新法律法规知识。
在职责型培训中,针对监察体制改革后纪检监察职责的变化,区纪委专题开设纪检监察职责业务要求、业务技能等培训课程,促进干部适应新形势,切实履行纪检监察职责。
在实战演练型培训中,在开设执纪业务、职务犯罪侦查、纠正“四风”等提升业务能力课程的基础上,通过专项课题讨论引导干部进行实战思考,以案例分析为主的课堂测试突出实战演练,同时加强团队精神训练,突出培训效果。
在全覆盖培训中,参训人员均覆盖纪委监委机关干部、区委巡察干部、派驻纪检组干部、镇街专职纪检监察干部近200人,推动了全系统干部能力素质提升。
“不仅要让纪检监察干部学深悟透,也要让监督对象学法用法知法守法,使大家真正明白‘法无授权不可为’的道理。”区纪委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扎扎实实地抓好监察法的贯彻实施,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促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深刻理解监察法的精髓和核心要义,搞清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在依纪依法履职上大进步大提升。(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 记者 周海瑞 连宏宇/文)